2025中关村论坛6G论坛:产学研共探6G发展之路

“2025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主题日”——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的举办情况,包括论坛主题、汇聚的专家和领袖,各方对6G发展的看法、相关报告内容以及论坛发布的成果等。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一场聚焦6G前沿技术与产业创新的盛会于近日成功举办。3月29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主题日”——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平行论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圆满举行。

本届论坛以“探索技术趋势,引领产业创新”为鲜明主题,吸引了国内外6G产学研用领域的权威专家和行业领袖纷纷汇聚于此。大家聚焦语义通信、6G与AI深度融合、多样化场景网络架构、星地融合等前沿方向,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探讨,共同为6G前沿技术及产业发展出谋划策。

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二级巡视员张志松在论坛上透露,北京市在6G领域早已先行一步。不仅发布了北京6G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方案,还通过央地共建中关村泛联院,为6G的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进一步表示,未来北京市将紧紧聚焦6G基础理论突破,全力加速6G技术创新进程,搭建起完善的技术验证平台体系,积极协同推进国际标准的制定,为6G技术在全球的发展贡献北京智慧。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副总经理程建军指出,当前6G正处于从技术研究迈向标准产业化的关键时期。中国移动愿意携手各方,共同攻克6G技术难题,加速6G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步伐。具体而言,一是聚焦关键技术攻关,加速一体化融合创新,让6G技术在各个领域实现更高效的应用;二是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推动多元化产业发展,为6G产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推动高效国际合作,凝聚全球化发展共识,使6G技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共享与发展。

论坛上,众多专家带来了精彩的报告。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平围绕“6G AI的融合创新之路”做了重要报告,为6G与AI的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新加坡工程院院士Tony Quek以“6G中的人工智能原生网络”为题,探讨了6G技术的未来愿景及其在新加坡的应用前景;中关村泛联院院长、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分享了“多样化场景驱动的6G网络”报告,针对满足网络通感算智新能力需求,提出了智简内生6G网络构想,为6G网络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论坛还发布了6G“北京方案”,其目标是共建6G标杆城市,为北京在6G领域的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同时,中关村泛联院携手伙伴集中展示了在语义通信、终端测试平台、6G天地一体等方面的最新突破成果,让与会者看到了6G技术的巨大潜力和广阔前景。

本文围绕“2025中关村论坛人工智能主题日”——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展开,介绍了论坛的基本情况、各方对6G发展的规划和展望,以及相关专家的报告和论坛发布的成果。此次论坛为6G技术的发展搭建了交流平台,推动了产学研用各方的合作,有望加速6G技术的创新与产业发展,助力北京在6G领域走在前列。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8207.html

(0)
MeganMegan
上一篇 2025年3月3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3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