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确保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取得实效展开,强调要注重群众参与和监督,阐述了群众在作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如何依靠群众让作风建设取得更好成效。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学习教育进程中,注重群众参与、接受群众监督,是保证学习教育取得实实在在效果的重要途径。无论是进行问题查摆,还是开展集中整治工作,都绝不能“关起门来,自说自话”。我们要积极主动地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用心去解决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凭借群众能够切实感受到的实际成效来赢得他们的信任,进而推动作风建设持续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人民群众反对和痛恨的事情,我们必须坚决进行防范和纠正。在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时,群众绝不是局外人,而是积极的参与者、有力的监督者以及最终的评判者。群众对身边存在的不正之风感受最为真切,对作风建设成效的评价也最为客观。在学习教育活动中,只有让群众广泛参与进来,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期盼,精准地发现问题的苗头和潜在隐患。
俗话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群众生活中的“身边小事”,其实就是作风建设的“大事”,群众的呼声和意见就是反映作风建设情况最真实的“晴雨表”。党员干部应当以“入山问樵、遇水问渔”的谦逊态度,深入到基层,走进群众中间。从群众的“牢骚话”里,去掌握真正存在的问题;在群众的“家常话”中,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这样才能让问题查摆更加精准,集中整治更有成效,使政策制定更符合实际情况,整改措施更能贴近民心。
群众参与是作风建设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而群众监督则是作风建设的锐利武器。近年来,各地积极畅通监督渠道,群众凭借他们敏锐的“火眼金睛”,发现了一批作风建设方面的问题。面对作风建设中那些顽固难治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畅通监督渠道,让群众监督无处不在,贯穿于作风建设的全过程。如此,才能使党的作风建设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实际的治理效能。
我们要把“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让群众成为参与作风建设的主体、监督工作的眼睛、整改效果的镜子、评价工作的尺子。以作风建设取得的新成效,不断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让八项规定这张“金色名片”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本文强调了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中,群众参与和监督的重要性。通过让群众广泛参与,能精准发现问题;畅通群众监督渠道,可使作风建设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以群众的满意度为标准,能让作风建设取得新成效,赢得群众信任,让八项规定“金色名片”更闪耀。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