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南阳物流产业的发展情况,详细介绍了豫资海元城市产业综合体等项目的建设与运营,阐述了南阳在架构现代物流体系、吸纳产业“龙头”入驻以及构建立体开放格局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果,同时也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规划。
在中国邮政南阳邮件中心内,工作人员正忙碌地分拣着快递,一片繁忙景象。
3月25日,在南阳市卧龙区的豫资海元城市产业综合体,南阳豫资海元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雷钊告诉记者:“入驻园区的中国邮政、牧采优选等企业基本都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现在每天进港、出港的货运车辆多达上百辆。”该项目一期启动区开局良好,意向入驻率高达80%。
2022年,南阳有幸被纳入国家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简称“南阳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同年9月,豫资海元城市产业综合体(简称“豫资海元综合体”)项目正式启动建设,并被确立为南阳国家物流枢纽的重要承载项目。
走进占地413亩的豫资海元综合体一期项目园区,只见货柜车辆来来往往,穿梭不息。已建成的7栋现代物流仓库,每栋单体面积都达到了1.4万平方米。在仓库装卸平台上,传送带宛如长龙一般,不停地吞吐着货物,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经过两年多的建设与发展,豫资海元综合体项目在曾经荒芜的坡地上拔地而起,如今已成为集聚多个头部企业的物流“航母”。与此同时,南阳国家物流枢纽建设也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逐步展现出地处豫鄂陕交界这一优势区位的辐射效应。
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南阳市货运量达到了4.5亿吨,货运周转量为1459.5亿吨公里,客货周转量折合累计增速为13.8%,位居全省第二。其中,南阳国家物流枢纽各园区实现货物吞吐量2889万吨,枢纽内商品交易额达92亿元。
架构现代物流体系
从高空俯瞰南阳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范围,可以看到国道312及南阳至镇平快速通道穿园区而过,铁路焦枝线、宁西线呈“十”字交汇,还紧临沪陕高速、二广高速,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南阳市物流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作为国家物流枢纽的承载城市,发展高效的现代物流产业是必要支撑。南阳处于豫鄂陕三大城市圈的地理中心,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打造专业化的枢纽转运节点,突出物流通道和功能园区建设。”
2022年前后,多项国家重大政策利好纷纷落地南阳。该市先后被纳入全国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国家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国家商贸服务型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和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等建设名单。
为了将一系列政策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南阳先后出台了《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2021—2025)》《南阳市建设国家物流枢纽打造物流强市三年攻坚(2023—2025)实施方案》等措施方案,确定了“1 + 3 + N”物流产业布局,即“一中心、三片区、多节点”。
南阳采取边规划、边建设的策略。市物流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2022年至今,南阳加大了物流产业招引力度,先后引进多家头部企业落地。同时,立足发展实际,为企业主体提供金融、土地、能耗全要素保障和签约、落地、投产全周期服务。
短短两年多时间,豫资海元综合体、丰树现代产业物流园、万邦农产品冷链物流园等重大项目先后落地运营。这些重点园区迅速发挥了平台效应,吸引了中通快递豫西南中转中心、国药南阳物流中心、京东现代产业园等新业态入驻。
根据此前的规划,2025年南阳拟实现货物运输量4亿吨、货物周转量1050亿吨公里。而这一目标已在2024年提前达成,这充分体现了南阳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
吸纳产业“龙头”入驻
每天下午4点以后,南阳国家物流枢纽便迎来了最繁忙的时段。在入驻园区海派物流园的中通快递中转中心仓库前,入港车辆排着队卸货,一件件快递被全自动分拣系统送入不同分拨区域,热闹的场景一直持续到深夜。
海派物流公司总经理李文方介绍:“这里每天可分拣超100万件快递,从装卸称重到分拣分拨都实现了自动化、智能化。园区厂房采用高标准建设,能够满足企业装配智能分拣系统的需求。”
与之相邻的国医南阳物流分拣仓内,也实现了分拣“无人化”。通过自动分拣线和配送机器人,药品从拆箱到配送客户的全过程中,每小时用工只需要个位数。以这里为中心,国药公司每年配送超过30万件药品,充分满足了南阳当地各医疗机构、零售药店的需求。
旺盛的市场需求,是南阳现代物流产业高速发展的底气所在。据南阳市商务部门相关数据,2024年,南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3.29亿元,增长6.2%,消费需求旺盛、市场潜力巨大。
市物流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南阳是农业大市、中医药大市,特色产业发展强劲,这就要求现代物流产业能够与之配套、做好服务支撑。”南阳在全省率先成立了高规格的物流产业推进机构,南阳市委、市政府将物流产业列为“五聚五提”发展战略的抓手,聚焦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
当前,围绕牧原、龙成、仲景、想念等行业龙头,南阳建立了农产品物流、中药材物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等特色物流体系。尤其是绿色食品加工产业突破千亿级规模后,南阳业已形成叫响全国的食品供应链体系。
在物流平台方面,南阳建成了东森医药物流园、溧河物流园、豫资海元城市综合体等市级物流园区,以及桐柏安棚铁路货运、内乡牧原智慧物流园、京东(邓州)智慧物流港等一批县域物流网络节点。在物流通道建设领域,依托卧龙综保区等平台,南阳实现“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宛甬铁海联运等物流通道顺利开通,获批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和零售进口试点城市。
数据显示,2024年,南阳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59.95亿元,同比增长9.6%,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10.6%,拉动经济增长0.6个百分点;实现进出口总值167.3亿元,跨境电商交易额完成146.9亿元。
构建立体开放格局
南阳市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郭令新表示:“省委制定的‘四高四争先’决策部署中,对积极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提出了清晰要求,这就促使物流行业要自我加压、提质增效。目前南阳物流产业正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
据统计,南阳现有各类物流市场主体1万余家,其中物流规上企业265家,A级物流企业48家,物流豫军企业6家,总数分别居全省第二、第三位,但5A级物流企业只有一家。
2022年至2024年,南阳市货运总量、周转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速。其中,快递业务增速最为明显,远超其他物流业务。
作为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南阳货运结构仍较为单一,依托公路运输占比为81.5%,无形中拉高了整体运输成本。而现代物流体系是“通道 + 枢纽 + 网络”的有机结合,货运通道正是制约南阳物流产业发展的短板。
郭令新认为,由于货运通道较为单一等因素,南阳物流体系的“木桶效应”十分突出。他建议,南阳应做好物流基础设施与支柱产业集群、各类产业园区的同步建设,实施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尤其是要下大力气,加快推进临港物流园区口、铁路专用线进园入企、航空物流园区,建成大宗货物、中长距离运输的多式联运体系,通过“公转铁”“公转水”降本增效。
业界的期盼,正是南阳谋划“空铁水公”立体枢纽的心之所向。今年南阳两会期间,打造枢纽经济先行区成为政府工作报告的热词。报告提出,南阳在“十五五”期间将推动机场迁建项目纳入国家规划,并力争南十、洛南襄高铁入规,推动南信合高铁全面开工;2025年,南阳还将加快推进唐河中心港、临港经济区和高铁物流片区建设,带动枢纽经济、平台经济发展。
市物流产业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今年起,我们将招引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物流项目20个,实现投产8个以上。”接下来,相关部门还将出台降低社会物流成本实施方案、支持制定地方物流标准和物流管理人才培育,积极申报全国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建设,南阳将充分利用多重政策叠加的机遇,快速“抢滩”打造豫鄂陕物流枢纽节点。
本文全面展示了南阳物流产业的发展成果,从豫资海元综合体等项目的建设,到现代物流体系的架构、产业“龙头”的吸纳,再到立体开放格局的构建,南阳物流产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货运结构单一等问题。未来,南阳将借助政策机遇,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打造豫鄂陕物流枢纽节点,推动物流产业进一步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