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纪魅族首席运营官廖清红在媒体沟通会上回应外界对星纪魅族能否成功的质疑,介绍了魅族的发展历程、星纪魅族的成立情况,还阐述了公司在全球化战略、“AI平权”以及智能眼镜领域的布局和规划。
在前行的征程中,星纪魅族始终在内心追问:我们还能成功吗?3月27日,在星纪魅族举办的一场媒体沟通会上,首席运营官廖清红对这一备受外界瞩目的灵魂之问做出了回应。他以华为早期的突围经历为例说道:“2001年的华为遭遇了巨大的困境,当时华为所面对的竞争对手个个实力强劲,摩托罗拉、西门子、爱立信、诺基亚,每一家的营业额都是华为的几十倍。然而,华为最终实现了以弱胜强。星纪魅族通过智能眼镜和FIyme Auto(星纪魅族车机系统),证明了我们拥有一支具备战斗力的队伍。只要我们还在牌桌上,就有机会,也必定要走出一条以弱胜强的道路。”
说起魅族,大家并不陌生。它于2003年成立,并在当年推出了首款MP3产品。2009年初,公司创始人黄章发布了魅族的第一款手机M8。凭借产品独特的设计和精品化路线,魅族收获了一批忠实的粉丝。不过,近年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魅族逐渐滑落至“Others”(其他)品牌行列。直到2022年7月,情况出现了转折。当时,吉利旗下的湖北星纪时代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星纪时代)与魅族科技举行了战略投资签约仪式,正式宣布星纪时代将持有魅族科技79.09%的控股权,并取得对魅族科技的单独控制。星纪魅族集团主要由星纪时代和魅族科技融合而成。
距离星纪魅族上次公开亮相已经过去了半年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公司理清了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此次,廖清红围绕产品创新、融合AI(人工智能)生态以及全球化等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激进目标下的全球化战略
由于销量不佳,近年来,盈利能力成了摆在星纪魅族面前的最大难题。对此,公司的解决办法是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
廖清红提出了一个颇为激进的目标:“全球化市场有着更大的发展空间,能够覆盖我们的成本,推动销量增长。今年海外销量占比要达到50%,从长期来看,我们的目标是让海外收入占到70%。”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底气,是因为去年星纪魅族仅用了3个月时间,海外销售占比就超过了20%。
廖清红将出海分为三个阶段:产品出海、科技出海以及生态出海。他特别提醒要警惕单纯贸易模式的脆弱性:“在东南亚市场,中国汽车的价格是国内的两倍,在欧洲,中国汽车的价格更是国内的3倍。如果现在还只是停留在贸易出海的方式上,是难以长久发展的。全球化面临着三大挑战,除了地方产业的保护,还有用工和当地的法律法规问题。”为此,星纪魅族计划借助吉利集团在海外的生产和研发基地,少走一些弯路。
在用工方面,廖清红介绍说,公司的海外团队几乎全是拥有海外工作经验的“老兵”,其中拉美负责人拥有8年的本土化经验。在市场开拓的选择上,公司会先进入中东和东南亚市场,接着是拉美等地区,欧洲和美国则作为第三梯队。
“AI平权”成为新突破口
尽管星纪魅族确定了“以弱胜强”的长远生存法则,但如何找到合适的切入点,一直备受外界关注。尤其是在华为、OV、小米及荣耀等品牌的包围下,国内手机市场已然是一片竞争激烈的红海,魅族该如何生存下去呢?
答案或许在于AI。目前,AI功能主要集中在各大手机厂商推出的旗舰机型上,中低端机型由于配置、内存等方面的原因,尚未大规模应用AI。如今,魅族试图在走量的机型上推出与旗舰手机一样的AI功能,以此来争夺用户。
据廖清红透露,魅族Note 16系列手机将于4月回归,魅族22旗舰系列将于今年夏天发布。“这次我们先发布Note系列再发布旗舰系列,需要很大的勇气去冒这个风险。我们希望把AI能力作为Note 16系列的一大卖点,让它保持和旗舰机大致相同的AI体验,实现AI平权,让人人都能买得起。”
星纪魅族的这一策略反映出中型手机厂商的困境:既要抓住技术变革的机遇,又要避免与巨头正面交锋。其“AI平权”的试验如果成功,或许能为自身开辟出一片新的市场。
除了手机赛道,近年来星纪魅族也积极在智能眼镜领域进行布局。
廖清红解释说:“我们否决了跟风AI Pin的方案,坚定地选择了智能眼镜。因为AI Device(人工智能设备)需要具备听、看、交互三大属性,而眼镜是离人类感官最近的形态。”去年9月,星纪魅族发布了StarV系列,后单季度市占率超过了41.5%。
不过,他也坦言,AI眼镜行业面临着“三重枷锁”:重量(现有产品约40多克)、续航以及用户习惯培养。“3年内智能眼镜想要达到手机的量级还是比较有挑战的,但它会是增长最快的品类。”
当谈及小米、华为等巨头布局AI眼镜会带来的竞争加剧问题时,廖清红回应称:“巨头的进入能够加速整个供应链成本的下降,就像特斯拉推动电动车成本下降一样。这个赛道既有新玩家也有老玩家,蔚小理就是先例。”
本文介绍了星纪魅族首席运营官廖清红回应外界对公司能否成功的质疑,阐述了魅族发展历程与星纪魅族的成立。公司为解决盈利能力问题提出全球化战略,设定激进目标并规划出海阶段。同时,以“AI平权”为手机业务突破口,还积极布局智能眼镜领域,虽面临挑战但也有发展机遇。整体展现了星纪魅族在困境中寻求以弱胜强的发展之路。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7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