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2024年重组胶原蛋白厂商的发展情况,重点剖析了巨子生物的财报数据,展现其亮眼业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公司存在的单一品牌依赖等风险,以及公司为突破困境所采取的研发举措,并对其未来发展空间进行了展望。
从最新公布的财报数据中能够看出,2024年重组胶原蛋白厂商之间的竞争可谓异常激烈。
先是锦波生物成绩斐然,狂揽收入14.47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85.40%,净利润更是高达7.33亿元,同比增长幅度达到144.65%。紧随其后的巨子生物同样表现出色,收入飞涨57.2%,达到55.39亿元,净利润也飙升42.2%,为20.62亿元。
截至报告期末,巨子生物的产品销售渠道十分广泛。其产品进入了约1700家公立医院、约3000家私立医院和诊所、约650个连锁药房品牌以及约6000家CS/KA门店。旗下的可复美品牌更是在西安、重庆、成都、三亚等重点城市的购物中心开设了约18家门店,涵盖了旗舰店、标准店等不同的店型。
凭借着多产品、多渠道的营销策略,可复美再一次助力巨子生物实现了业绩增长。根据财报显示,去年可复美实现收入45.4亿元,同比增长62.9%,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达到了82%。
然而,在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的同时,企业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危机意识,才能在市场中长久立足。
依赖风险“浮出水面”,巨子生物依靠研发寻求破局
在众多投资者眼中,目前巨子生物需要警惕“成也可复美,败也可复美”的潜在风险。
公司目前存在一个不太乐观的现象,即对单一品牌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从财报数据来看,2019 – 2024年期间,可复美营收在总营收中的占比从30.21%大幅增长至82.0%。而同期,另一个核心品牌可丽金的营收占比则从50.1%下降至15.2%。
此外,2024年,巨子生物功效性护肤品业务收入在总营收中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77.7%。
在这样的业务布局下,潜在的风险已经逐渐显现。如果后续重组胶原蛋白赛道的竞争愈发激烈,其他厂商不断推出更具优势的产品,侵入巨子生物单一品牌、单一业务的市场领域,那么公司此前依靠宣传推广、渠道建设等所形成的市场影响力将会受到更大的削弱。同时,运营成本依然居高不下,最终可能会导致公司盈利困难。
尽管从业绩表现来看,现阶段巨子生物仍然具备较强的盈利能力,但已经出现了下滑的迹象。
财报中提到,公司的毛利率从2023年的83.6%下降到了2024年的82.1%,主要原因是销售产品成本增加以及产品品类的扩充。2024年,巨子生物的销售及经销开支达到20.08亿元,同比增长72.5%;销售成本也同比增加71.9%,达到9.91亿元。
显然,为了增强公司成长的可持续性,突破单一品牌、单一业务的限制,已经成为巨子生物当前的首要任务。这或许也是近年来巨子生物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的一个重要原因。
财报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巨子生物拥有188项在研项目,已获授权及申请中的专利达到167项,其中2024年新增74项。目前,公司的重组人XVII型胶原蛋白、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中国发明专利:ZL 202410154497.6)以及重组人IV型胶原蛋白(中国发明专利:ZL 202410545206.6)等独家专利已经获得授权。
此外,巨子生物在财报中还透露,公司正在积极推进技术和合规门槛更高的III类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和临床申报工作。公司已经获得了骨修复材料III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其注射用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产品也被予以优先审批。
鉴于重组胶原蛋白赛道仍然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中国重组胶原蛋白市场将以年复合增长率44.93%的速度快速扩张,到2030年该市场规模将达到2193.8亿元。在多产品、多业务的布局下,作为行业龙头的巨子生物,未来或许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
本文先介绍了2024年重组胶原蛋白厂商竞争激烈,巨子生物业绩亮眼,可复美助力其增长。接着指出巨子生物存在单一品牌依赖、业务布局不均衡等风险,且业绩有下滑迹象。最后说明巨子生物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来突破限制,鉴于重组胶原蛋白赛道前景广阔,作为龙头的巨子生物未来仍有增长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9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