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记录了淄博多个研学小组的实践活动,包括到文旅公司、学校等地的调研观摩,以及成员们在实践锻炼中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他们在不同领域的成长与收获,以及为淄博发展贡献力量的决心。
躬 行 知 事
研学一组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的调研观摩活动。他们来到山东文旅五峰山公司以及电影幻城项目实地考察。在五峰山公司,成员们详细了解了公司的发展历程和主营业务。该公司充分利用场地及技术优势,积极打造青少年培训基地,这种创新盈利模式给成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在电影幻城项目中,大家深入学习了以轻资产运营为主线,构建完善演艺体系等方面的建设发展思路。通过这次调研,成员们进一步坚定了对上链接争取优质资源,助力淄博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研学六组以“城市精细化管理”为主题,积极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他们首先来到张店区儿童公园,实地观摩公园的设施布局、绿化规划以及游乐区设置情况,深入了解了科学运营维护儿童安全舒适场所的经验做法。接着,成员们来到体育场街道城管中队,聆听了负责人关于队伍管理、工作流程和应急机制的介绍,从而直观地认识了城市执法队伍的精细化管理举措。最后,大家现场参观了张店区生活垃圾分类体验馆,深入了解了生活垃圾分类的意义和标准等内容。通过这次活动,成员们对城市精细化管理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
研学八组前往淄博齐盛高级中学进行参观学习。成员们实地参观了体育馆、餐厅、齐盛印迹馆、管子文化学科融合展馆等场所,深入了解了学校在教育教学、师资配备、安全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情况。参观结束后,大家围绕“攀登、思齐、聚力、深耕、积厚”学年度文化关键词展开了深入探讨,并分享了对齐盛高级中学“见贤思齐,于斯为盛”学校精神的认识和感悟。这次参观学习加深了成员们对以紧密融合型集团化办学形式优化普通高中教育资源配置、提升高中办学水平的理解。
学 思 悟 语
研学一组孙龙(淄川区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山东文旅景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中心实践锻炼)表示:“在景区集团实践锻炼期间,就像‘在泥土中种花’,既要处理项目落地的琐碎细节,又要有创新的思维。这段经历让我实现了从‘纸上谈兵’到‘躬身入局’的质的转变。我进一步领悟到,文旅不仅仅是山水楼阁的集合,更是人与自然、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现实、商业与情怀相互交织的场域。最直接的收获是,我褪去了旁观者的疏离感,将文旅工作从‘任务’转变为‘责任’。我会更加珍惜这次锻炼机会,加强在项目投资、景区运营、联动营销等方面的资源链接,努力学习景区在转型焕新、升级焕新、业态焕新、数字焕新、管理焕新等方面的经验,为淄博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研学六组张丽璇(市审计局教科文卫科副科长,挂职张店区房镇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感慨道:“在基层挂职锻炼的这段时间,对我来说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与成长经历。它让我对基层工作有了全新且深刻的认识。刚开始面对陌生的工作领域,我充满了本领恐慌,但通过研究学习分管领域的理论和业务知识,走访企业了解诉求和经济运行数据,我逐渐适应了工作。面对信访纠纷时,从不知所措到与村民真诚交流、了解协调难题,我深刻领悟到政策的制定与执行必须紧密贴合实际,不能有丝毫敷衍。只有深入群众,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才能真正做到‘接地气、知民困、解民忧’。这段挂职经历,不仅让我学会了与群众有效沟通,掌握了实用的工作方法,更让我被基层干部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染。未来,我会把这段宝贵经历转化为前进的动力,以更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基层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研学七组郑哲(市机关事务保障中心工程技术科科长,挂职博山区域城镇党委副书记)说道:“实践锻炼期间,我始终以积极进取的态度,扎根基层、全心投入工作,希望在新的工作环境中实现自我突破和成长。乡镇工作千头万绪,从协调水利设施修缮,到组织农产品展销,再到策划文化活动,每一件事都关系到地区发展和群众的切身利益。处理宅基地问题需要耐心倾听群众意见,进行政策解读,反复协调;谋划一村一业需要从办公室走到田间地头,多方调研,确保符合各村实际情况;防汛抗旱工作需要了解每一处风险点,做好日常巡查,防患于未然;包村工作需要多次入户走访,了解村里农产品滞销难题,多方联系销路,牵线搭桥。‘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我们脚踏实地、躬身力行的担当。这次挂职经历让我褪去了身上的‘书生气’,变得更加‘接地气’。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把挂职期间积累的宝贵经验转化为推动工作、助力个人成长的强大动力,坚定地在工作道路上前行,创造新的业绩。”
研学八组王景新(市委老干部局调研宣传科科长,挂职文昌湖区商家镇党委副书记)分享道:“从刚到基层的‘水土不服’到现在的‘脚底生根’,这段经历让我深刻理解了‘坐在办公室里都是问题,走进群众中全是办法’的含义。走村入户时,我从老干部的言行中汲取智慧,从职工的维权诉求中感受到责任,从妇女同胞的创业就业中体会到坚韧,从留守儿童的画纸上读懂期盼,从独居老人的手掌间触摸到使命。我深知群团工作不仅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更是党群连心的‘情感纽带’。在工作中,我组织老干部参与矛盾调解、乡村治理,让他们的经验得以传承;积极为大病困难职工争取救助金,展现工会的担当;对上争取专项资金,为符合条件的困境儿童建设‘希望小屋’;邀请驻淄高校青年师生志愿者开展暑期学堂活动,解决了农村家庭假期孩子无人看管的难题。八个多月的沉淀,让我的眼界更加开阔,也让我的初心更加坚定。接下来,我会继续以群团为纽带,在服务‘一老一小’‘一工一妇’的工作中书写更有温度的答卷。”
研学九组张迪(淄博职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实训生产部副主任,挂职高新区发展改革局服务业科副科长)感叹:“‘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转眼间,我在高新区发展改革局实践锻炼已经8个多月了。这段时间,我的工作从学校的专业教学、日常管理等微观事务,转向了高新区服务业运行和调控的宏观领域,这一转变打破了我原有的认知边界。通过对服务业发展规划和行业运行数据的分析,我对高新区服务业的发展脉络有了清晰的认识,每一项数据分析预测都需要细致入微,把事情做精。在与企业交流推进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我认识到从项目的策划到落地实施,再到建设推进是一个全面、系统的工作,需要树立有解思维,克服困难,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我会倍加珍惜剩下的实践锻炼时光,保持斗志昂扬的干劲,虚心学习,加强沟通,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本文详细记录了淄博多个研学小组的实践活动及成员感悟。各研学小组分别深入文旅、城市管理、教育等领域开展调研学习,成员们在实践锻炼中实现了自我成长与转变,从不同角度深刻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和责任。他们将继续以所学所悟为动力,为淄博各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