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戏曲:从传统走向年轻新舞台

江西戏曲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弋阳腔、赣剧、采茶戏等多种剧种。围绕世界戏剧日,介绍了南昌县采茶剧团经典剧目登上“赣鄱好戏”舞台,以及“赣鄱好戏”惠民工程的实施情况,包括票价政策、观众满意度调查等。还讲述了赣剧传承人在课堂上进行活态传承,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且年轻观众在“赣鄱好戏”中的占比情况。

在充满人文气息的江西大地,戏曲文化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源远流长。从那激越昂扬、气势磅礴的弋阳腔,到欢快悠扬、灵动活泼的采茶调,这片土地不仅孕育出了像弋阳腔这样在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声腔,还衍生出了赣剧、采茶戏等丰富多彩的剧种,为中国戏曲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

阳春三月,正是一年中春光正好之时,而此时也恰逢世界戏剧日。在这广袤的赣鄱大地上,那宛如百花园般的戏曲艺术,又将如何在传统的老枝上绽放出新的生机与活力,让戏曲这朵绚烂的“艺术之花”在春天里开满整个园子呢?

雅俗共赏 声动四方

“贫富本是云烟过,何须冷眼笑人穷。今日戏姑非为辱,但求世道存宽容。”3月21日,南昌县采茶剧团的经典剧目《方卿戏姑》登上了“赣鄱好戏”的舞台。演员们在舞台上以精彩绝伦的唱念表演,将雅与俗完美融合,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热烈掌声。

采茶戏堪称江西戏曲领域的“拿手好戏”。江西作为茶叶的重要产地,在茶叶采摘和生产的过程中,勤劳朴实的茶农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创造力,自编自唱以种茶采茶为主要内容的采茶歌。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又逐渐加入了舞蹈动作和故事情节,最初在客家山野中即兴哼唱的赣南采茶戏,如同破土而出的幼苗,经过岁月的滋养,最终成长为中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朵娇艳的“山茶花”。

江西戏曲:从传统走向年轻新舞台

2024年9月,经过全面升级的舞剧《天工开物》以崭新的姿态再度登上江西艺术中心大剧院的舞台。(资料图 吴敏 摄)

为了让更多民众能够欣赏到精彩的戏曲表演,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于2023年10月起实施了“赣鄱好戏”惠民工程,致力于实现让民众“月月有精品,全年有戏看”的目标。截至2024年底,该工程已经吸引了超过2万名观众走进剧场,让更多人有机会领略戏曲的魅力。

为了进一步吸引更多观众走进剧场,“赣鄱好戏”采取了亲民的票价政策,票价设定在60元至200元之间,并且还提供团体票、学生票等优惠。此外,主办方还向一些特殊群体赠送演出票,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这项文化惠民工程带来的福利。

自2024年1月起,“赣鄱好戏”设立了观众满意度调查机制,直接倾听观众的心声。观众们在问卷调查中纷纷写下了发自内心的留言,如“像是看到了文学的灵魂在舞台上复活”“这不仅是好戏,更是我们的文化骄傲”“这是一种被文化照亮的幸福感”,这些留言充分表达了观众对“赣鄱好戏”的高度认可和喜爱。

古韵新声 活态传承

2024年,在南昌大学赣剧艺术鉴赏课堂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赣剧”传承人陈俐宛如一位灵动的舞者,现场挥舞着水袖,耍起花枪,将赣剧这门古老的艺术展现得淋漓尽致,成功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激发了一次又一次青春的回响。

江西戏曲:从传统走向年轻新舞台

2024年3月,江西南昌,南昌大学赣剧艺术鉴赏课堂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赣剧”代表性传承人陈俐正在给学生上课。(资料图 刘力鑫 摄)

在新学期的课堂上,陈俐大胆创新教学方式,以蛇年央视春晚歌曲《世界赠予我的》为背景音乐,教学生们表演水袖,还将电影《哪吒2》中“我乃哪吒三太子”的动作,与戏曲里“报家门”的表演巧妙联系起来,一次又一次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们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赣剧艺术。

“赣鄱好戏”的观众满意度调查问卷一年来的统计数据显示,年轻观众撑起了半边天。19至40岁观众占比达58.75%,其中19至26岁年轻群体的占比高达30.16%。尤其在京剧《老阿姨》的演出中,19至40岁观众比例高达67.74%,这充分表明江西戏曲在吸引年轻观众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江西戏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多种特色剧种。“赣鄱好戏”惠民工程通过精彩演出、亲民票价、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吸引了众多观众。同时,赣剧传承人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拉近与年轻人的距离,使得年轻观众在戏曲观众中的占比不断提高,展现了江西戏曲在传承与发展方面的积极成果。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674.html

(0)
MeganMegan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