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近期的多项功能更新,包括iOS小程序浮窗功能回归、“附近的工作”功能上线、微信鸿蒙版的更新以及AI搜索新增“快速思考”选项等内容。
微信的“浮窗”功能,一直以来都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它让我们在浏览不同的文章、观看视频或者使用小程序页面时,能够在各个页面之间灵活切换,轻松实现多任务处理,让操作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然而,自2020年的某一时刻起,微信iOS端突然不再支持将小程序添加到浮窗当中。相信使用iPhone的用户们对下面这条提示一定十分熟悉。
就在大家毫无准备的时候,微信iOS版的小程序浮窗功能悄然开启了灰度测试。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iOS小程序浮窗,突发回归
目前,微信iOS版的小程序浮窗功能已经面向部分用户开启了灰度测试。收到灰度测试邀请的用户,只需点击小程序右上角的三点菜单,就能看到新出现的“浮窗”按钮。
与安卓端相比,iOS端此次灰度测试的浮窗功能有了进一步的进化。当我们点击“浮窗”按钮后,小程序会在屏幕边缘收缩成一条,我们可以自由地拖动它,调整其位置,就像不少手机的悬浮侧边栏一样。点击收缩后的浮窗,它便会展开成小窗。
▲这才是真正的“浮窗”嘛
不仅如此,我们不仅可以把小程序添加到浮窗中,还能将公众号文章也添加进去,目前最多支持添加5个浮窗。而原本的“浮窗”功能,微信进行了保留,只是将其更名为了“星标”。
微信当年在iOS端去掉小程序浮窗功能的具体原因,我们至今仍不清楚。不过,这一功能此次全新的进化,更加符合“浮窗”这一名字的字面含义,真希望它能够尽快向全体微信用户开放。
附近的工作,全面上线
就在3月27日,微信正式官宣“附近的工作”功能已经在微信搜一搜中全面上线。现在,我们在微信内搜索“附近的工作”“兼职”“日结”“零工”等关键词,就能自动匹配到所在城市的零工信息。
此外,我们还能根据“距离”“薪资待遇”“性别”等条件进行快速筛选。
目前,这一功能已经覆盖了全国超过200个地市。为了确保岗位的真实性,微信会审核岗位信息发布方的人力资源许可证,微信搜索“附近的工作”岗位专区只会展示具备相关资质的公众号发布的岗位信息。
同时,微信零工市场的“附近的工作”小程序也已经正式上线,这里的所有岗位信息均由政府人社部门审核发布。
▲还没覆盖青岛
目前,该小程序已逐步覆盖广东江门、河北唐山、江西九江、广东深圳、北京朝阳等多个省市,拥有超过2万个招聘岗位。接下来,微信还会继续将这项服务推广到更多的城市。
微信鸿蒙版,全面加速
平时我们总是更多地关注iOS与安卓版的微信,其实微信鸿蒙版在近期的更新中也补全了不少实用的特性。
在3月24日晚开启的1.0.5.16(1049872)版本邀测中,微信一口气更新了超过10项功能:
- 支持调节字体大小
- 支持深色模式
- 聊天记录支持分类搜索
- 支持搜索群成员
- 支持分享文字、链接和文件到微信
- 支持把联系人推荐给朋友
- 支持转发给多个聊天
- 支持扫码添加企业微信联系人
- 长按消息支持收藏
- 消息撤回后支持重新编辑和发送
- 完善更多消息类型
- 修复一些已知问题
除了上述更新内容外,经过实测发现,此次更新后微信鸿蒙版终于支持平板、手机双端登录。在鸿蒙5的平板上,我们终于可以“作为平板登录”微信了。
仅仅过了两天,微信鸿蒙版在3月26日晚又带来了1.0.5.32(1049888)版本邀测升级。尽管更新记录保持不变,但据用户反馈,1.0.5.32版本微信已支持WeChat账号登录,即用户可使用外区微信账号正常登录使用。
AI搜索,新增“快速思考”
自今年2月起,微信便开始在灰度测试中接入DeepSeek。被灰度到的用户,在对话框顶部搜索入口可以看到“AI搜索”字样,点击进入后,可免费使用DeepSeek – R1满血版模型,获得更加多元化的搜索体验。
时隔一个多月,微信AI搜索除了原有的“快速回答”和“深度思考”,又新增了一个“快速思考”选项,这个选项可由腾讯混元T1模型经过思考后提供回答。
混元T1正式版于3月21日发布,据官方介绍,「T1」吐字快、能秒回,还擅长超长文处理,是腾讯自研的强推理模型。微信“AI搜索”的回答引用消息源既包括公众号推文,也包括网页信息,并且在页面最下方还支持继续提问。
另外,微信搜索出的结果具备社交功能,问题页面可直接转发到朋友或朋友圈。此外,用户提问过的问题会出现在底部“最近”列表中,点击即可查看历史问答。
微信官方承诺,AI搜索仅整合公众号及互联网其他公开信息,不会使用用户的个人信息和相关隐私信息。
我9.0呢?
以上,就是微信近期新增功能的更新情况了。如今iOS小程序浮窗都已经回归,微信9.0版本还会远吗?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本文详细介绍了微信近期的多项功能更新,包括iOS小程序浮窗回归、“附近的工作”功能上线、微信鸿蒙版的功能完善以及AI搜索新增“快速思考”选项等。这些更新进一步提升了微信的使用体验和功能性,满足了用户多样化的需求。随着微信不断地更新和发展,未来可能还会带来更多惊喜。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