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究团队成功将基因编辑猪的肝脏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这一全球首例案例,介绍了研究过程、成果以及相关评价,还提及研究的合规性和异种器官移植的进展情况。
全球首例!中国团队成功实现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人体创举
在医学科研的征程中,中国研究团队再次取得了重大突破。伦敦时间26日,中国研究团队在英国《自然》杂志在线发表论文,正式报告了世界首例将基因编辑猪的肝脏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的成功案例。这一成果犹如一颗璀璨的新星,照亮了医学领域的前行道路,特别是在解决移植器官短缺这一全球性难题上,带来了新的希望。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窦科峰带领的西京医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精心策划并实施了此次具有开创性的手术。他们选取了一只经过6处基因编辑的猪作为供体,将猪的肝脏移植到一名已脑死亡但身体基本机能仍被维持的人的体内。值得注意的是,人类受体自身的肝脏被保留,这一巧妙的设计是为了模拟临床肝衰竭患者的替代支持治疗过程,为后续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窦科峰院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兴奋地表示:“我们观察到,移植的经基因编辑的猪肝脏在人体内能够很好地发挥生理功能。它正常分泌胆汁,血供和病理结果均表现良好。”在移植后的10天观察期内,情况令人欣喜,既未见超急性排斥反应,也未发现猪内源性逆转录病毒在人体传播的情况。这一系列的良好表现,充分证明了此次移植手术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自然》杂志对这一研究成果高度重视,专门就这篇论文举行了在线记者会。会上介绍,这是已知的全球首个将基因编辑猪的肝脏移植给脑死亡人类受体的成功案例。论文的发表,标志着这项于去年3月完成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承认。《自然》网站相关报道更是给予了高度评价,称其为“将动物器官移植给人的一个里程碑”。
英国牛津大学移植学教授彼得·弗兰德也对这一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他评价说:“这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该研究不仅推动了从动物向人类的异种器官移植科研领域的发展,而且手术技术“非常精妙”,有力地表明在临床上应用相关技术是完全可行的。
本次研究中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示意图。(研究团队供图)
此次研究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也值得称赞。研究的手术方案先后通过了相关的学术委员会、伦理委员会等论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逐项进行。人类受体是一例重型闭合性颅脑损伤患者,经全力抢救仍脑死亡。患者家属怀着对医学进步的期望,同意无偿参与异种肝移植科学研究,为医学事业作出了无私的贡献。不过,移植研究在10天后因家属意愿而终止。
近年来,在基因编辑等新技术的推动下,以猪作为供体的异种器官移植取得了较大进展。猪的一些器官在大小和功能上与人类器官相似,经过基因编辑后,可以有效减少免疫排斥反应等风险。全球医学界近年已报告了基因编辑猪的心脏、肾脏移植到人体的多个案例。这些研究如同一块块基石,共同为解决可供移植的器官短缺这一世界难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研究团队成功将基因编辑猪肝脏移植到脑死亡人体内,这一全球首例案例在医学领域意义重大。研究过程严谨规范,成果显著,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推动了异种器官移植科研的发展,也为解决器官短缺问题带来了新的曙光。同时,患者家属的无私奉献也为医学进步做出了贡献。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62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