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法院召开的“荆楚雷霆2025武汉行动”新闻发布会展开,介绍了去年“荆楚雷霆武汉行动”的执行成果,包括执结案件数量和执行到位金额等。同时,详细阐述了该行动中的两个典型案例,一个是武汉中院盘活烂尾项目的案例,另一个是东湖高新法院化解业委会与开发商纠纷推动小区改造的案例,展现了武汉法院在司法执行中的智慧与担当。
在3月24日这一天,武汉法院召开了备受瞩目的“荆楚雷霆2025武汉行动”新闻发布会。
会上提及,在去年开展的“荆楚雷霆武汉行动”专项活动里,全市法院齐心协力,共执结案件达到了16.23万件,实际执行到位的金额高达236.55亿元。这一傲人的成绩,让一大批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实实在在地变成了“真金白银”,有力地维护了司法的公平与正义。
这是新闻发布会现场的画面。图/九派新闻 冯劲松
在此次活动中,武汉法院将涉民生“小标的”案件作为重点关注对象,积极开展了“强制执行攻坚月”和“根治欠薪”攻坚行动。经过不懈努力,执结涉民生案件1.62万件,执行到位金额达到9.25亿元。其中,有2案成功入选湖北法院十大涉民生执行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武汉法院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
随后,发布会还公布了“荆楚雷霆武汉行动”的典型案例,下面为您详细介绍部分案例:
【1】盘活项目 协调各方启动续建
武汉中院:盘活项目助新生 智慧执行保大局——申请执行人某投资公司与被执行人某置业公司借款合同纠纷执行案
【基本案情】
某投资公司与某置业公司因金融借款合同产生纠纷,法院经过审理判决某置业公司偿还借款本金及利息7亿余元,同时某投资公司对某置业公司的在建工程享有抵押优先受偿权。当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法院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该项目由于资金方面的问题已经烂尾接近十年。该项目涉及土地面积约47万平方米,已建成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而且,除了本案的债权外,该置业公司还拖欠施工企业的工程款。
面对这一复杂的情况,武汉中院迅速行动起来,启动了项目工程造价和资产清理、评估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法院三次组织现场查勘,全面了解项目的实际情况;五次组织双方听证,充分听取各方的意见和诉求。并且,法院还组织对资产评估报告进行专业技术评审后挂网拍卖,然而遗憾的是,拍卖最终流拍。
拍卖流拍后,为了能够促成项目的盘活,武汉中院并没有放弃,再次组织某投资公司与该项目施工企业进行协商和解。同时,积极争取项目属地党委政府的支持,协调某投资公司筹措资金以恢复项目建设。
最终,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某投资公司全额结清了工程欠款,法院裁定以流拍价6.9亿元将工程及相关资产抵债给投资公司。目前,某投资公司已经正常启动了项目续建工作,这个烂尾近十年的项目终于迎来了新的生机。
【典型意义】
本案堪称通过执行程序盘活烂尾项目的典型案例,充分彰显了司法机关在服务大局、化解矛盾、优化营商环境中的重要价值与担当。武汉中院主动将案件的处置融入地方发展的大局之中,紧紧依靠党委政府的支持,积极推动重大项目的处置工作。在这个过程中,联动协调解决项目盘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依法推进评估处置程序,确保案件的办理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通过妥善化解系列矛盾纠纷,既实现了金融债权,也保障了建筑工程优先权人的利益,一揽子结清工程欠款,为项目的顺利盘活扫清了障碍,实现了多赢的办案效果。
【2】化解业委会与开发商纠纷,推动小区改造雨棚搭建和绿化完成
案例2 东湖高新法院:为业主撑起“安心伞”——申请执行人某业主委员会与被执行人某开发商合同纠纷执行案
【基本案情】
某业主委员会与某开发商因合同产生纠纷,东湖高新法院经过审理判决某开发商需在45日内完成绿化整改、3个月内修建雨棚。然而,开发商却以“施工违建”“技术难度大”等理由拒不履行判决。无奈之下,业主委员会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东湖高新法院接到申请后,立即展开行动。首先走访区规划主管部门,明确雨棚建设符合市政规划;接着联系建筑专家,确认雨棚异形施工具有可行性。考虑到绿化整改存在季节性难题,法院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将履行时间延期至次年春季。
在施工环节,为了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该院邀请一位从事幕墙设计的小区业主参与设计,提出了“分段施工+建材暂存”的方案。这个方案既规避了高空作业的风险,又降低了施工噪音。同时,法院督促物业公司主动开放临时仓库存放建材,协调年轻业主自发成立监督小组,每日在业主群直播施工进度。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最终顺利完成了雨棚搭建和绿化改造。
【典型意义】
东湖高新法院通过将司法执行与社会治理进行深度融合,充分发动社区群众的力量,积极推进问题的解决,这是法院执行工作践行“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基础事实争议上,通过技术规范核查、专家论证咨询等方式,将模糊争议转化为可操作的施工方案,确保司法裁判能够落地实施;二是在矛盾化解上,运用协商调解、换位思考等方式,促成开发商主动优化方案、业主合理让渡时限,实现了刚性裁判与柔性执行的有机统一;三是在基层治理上推行“专业指导+群众监督”的方式,激发了社区自治的内生动力,让“旁观者”转化为“建设者”,以雨棚改造、绿化提升等民生“微实事”为支点,撬动了多方参与共建的治理“新格局”。
本文围绕武汉法院“荆楚雷霆2025武汉行动”新闻发布会,介绍了去年行动的执行成果,重点阐述了两个典型执行案例。这些案例体现了武汉法院在司法执行中积极作为,通过智慧执行和多方协调,盘活烂尾项目、化解纠纷,保障了当事人合法权益,推动了社会治理和营商环境优化,彰显了司法机关的责任与担当。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