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消保委调查:直播间产品误导消费者现象频发

上海消保委公布的直播带货调查结果,100件直播间产品中69件存在对消费者信息误导行为,介绍了调查过程、涉及的产品案例以及各平台和不同类型产品的打分情况。

3月26日,上海消保委公布了一项关于直播带货的调查结果,令人惊讶的是,在被监测的100件直播间产品中,竟然有69件存在着对消费者信息误导的行为。

此次调查过程严谨细致。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调查团队针对消费者经常使用的主流电商平台,对100个直播间进行了蹲点监测。他们精心选购了100件相关产品,并且特别说明,所有产品都不涉及有“蓝帽子”的保健食品。由于直播间分布渠道不均,此次监测主要聚焦在抖音、快手、淘宝、小红书这4个主流平台。调查团队对产品从直播间讲解、宣传到购买的全程都进行了录屏记录,还开展了后续的相关检测。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不少误导消费者的典型案例。比如,在“旺府管理 – 小婷推荐”直播间,有一款名为“控瑭金方胰腺低聚肽复合片(特殊膳食)”的产品。该直播间的主播在口播宣传时暗示,消费者吃完4盒这款产品就可以“从高血糖变为普通人,同时能够帮你把家里的‘片片丸丸素素(胰岛素)’做停做丢”,而且背景板还宣传低聚肽复合片优于二甲格列阿卡。

在“降宝康”直播间,主播在宣传一款名为“多酚稳糖固本片TM特殊膳食”的产品时,宣称“你们有没有在吃二甲格列阿卡和打‘素素’的,我们是可以循序渐进,让你们现在在吃在用在打的,是可以去做断,可以去做丢的,之后咱们可以不用去碰,可以不用去买的”。

经专家组对这些产品的配料表成分进行评估、论证研判后认为,就案例中涉及的配料表成分来看,这些运动营养食品宣称具有显著降糖效果、替代药物治疗是缺乏充分依据的。

这样的误导性宣传并非只存在于国内产品中,在一些跨境销售的保健品中同样存在。“BISPIT – 不做酸友”直播间在销售一款名为“BISPIT GOUT RELIEF 3310B ”的产品时,主播宣称:“去吃一些‘西类的’是治标不治本的。是因为同样是把你的代和谢拉上去,但是‘西类’是短暂地把你的代和谢拉上去,你一吃你的数值是不是都下去了?然后你不吃你的数值就高了,就两三天的事对不对?它的代价是让你的‘小宝肝’‘小宝肾’过度地负荷工作。”

专家组研判后指出,该案例存在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尿酸升高(高尿酸血症)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可分为生成过多和排泄减少两种情况。生成过多可能和饮食中的高嘌呤食物有关,像红肉、海鲜、酒精等,尤其是啤酒。另外,体内代谢异常,比如某些酶的缺陷,也可能导致尿酸生成增加。排泄减少的话,可能是与肾功能不全有关,或者某些药物如利尿剂影响尿酸排泄,还有遗传因素也可能导致排泄减少。而且该案例中产品包装也明确标注:“这些声明未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评估。本产品不用于诊断、治疗、治愈或预防任何疾病。”

此外,跨境婴幼儿食品也是误导性消费的重灾区,还有一些宣传有“神奇成分”的食品,甚至涉嫌违规。

上海市消保委介绍,此次调查联合了上海市营养食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成立了由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新生儿科组成的专家团队,对直播平台销售的产品进行了全面调查。

本次调查依据主播口播录屏、商品链接、详情页介绍、商品外包装标签信息、实际检测数据,会同专家组分析研判结论,从销售属性、销售平台和食品分类等多角度,对4个主流平台的100个直播间进行了打分比较。各直播间总体平均得分为7.04分(满分10分)。

本次调查还对国内生产销售产品与跨境销售产品分别打分,国内生产销售产品平均分为7.39分,跨境销售产品平均分为6.74分。同时,对4个主流平台进行横向打分比较,平均得分由高至低分别为:淘宝7.56分、快手7.33分、小红书7.23分、抖音6.87分。

上海消保委此次直播带货调查结果显示,直播间产品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误导消费者问题,涉及国内和跨境销售的多种产品类型。通过多维度打分,各平台和不同类型产品得分情况也得以呈现,这有助于消费者了解直播带货现状,也为规范直播带货市场提供了数据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517.html

(0)
EdwardEdward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