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组织部分名师工作室等骨干团队奔赴湖北恩施州宣恩县第一中学开展送教活动的情况,重点介绍了黄陂六中英语教师周帆的课堂教学及活动成果,展现了此次送教对两地教育交流和发展的积极意义。
在3月14日这个春意盎然的日子里,湖北恩施州宣恩县迎来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教育交流盛会。武汉市黄陂区教育局精心组织了部分名师工作室等骨干团队,他们跨越山水,来到了宣恩县第一中学,开展送教活动。
黄陂六中英语教师周帆深有感触地说:“看到学生们从最初的陌生和羞涩,逐渐变得积极参与课堂,课后还和我挥手告别,那种成就感是无法用言语来形容的。”这次送教活动,不仅让两地师生搭建起了资源共享的桥梁,更在思想的激烈碰撞中,点燃了教育创新的火花。
武汉市黄陂区第六中学英语教师周帆
周帆是陈映茹名师工作室的核心成员,同时也是黄陂六中教务处副主任。她的英语课堂成为了此次送教活动的一大亮点。她以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3 The Internet”为课题,精心设计了一堂以“素养立意、教考一体”为导向的阅读课。
在课堂上,周帆以学生日常上网体验作为切入点,巧妙地通过问题链层层推进教学。她问道:“请用形容词描述互联网给我们大家带来了哪些改变?”“请分享我和互联网的故事,如一次点击带来的惊喜/麻烦等!”学生们从最初对互联网“便捷”“娱乐”等表层认知,逐步深入探讨网络的“连接”作用与“双刃剑”效应。课堂气氛也从一开始的“沉默”,逐渐转变为“抢答”模式,学生们积极参与,热情高涨。
评课交流现场
“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句理念贯穿了周帆12年的从教生涯,在此次送教活动中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周帆坦言,课堂设计的灵感来源于陈映茹名师工作室的长期积累。“陈老师提倡的‘三个转变’——向全面育人载体转变、向解决问题转变、向考教衔接转变,让我重新审视了阅读教学的价值。”
在评课环节,武汉未来中科教育研究院执行院长易文慧给予了高度评价:“周帆的课堂展现了年轻教师的创新魄力,思维训练量之大、学生参与度之高,令人欣喜。”宣恩一中教师严静也深受启发,她说:“周老师对文本的深度挖掘和问题链设计,为我提供了全新的教学视角。”
易文慧作集中点评
活动接近尾声时,陈映茹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陈映茹带来了《素养立意、教考一体背景下的语篇阅读探究》专题报告,为两地教师指明了教学改革的方向。她强调:“阅读教学需要打破碎片化、割裂化的困境,让课堂成为培养核心素养的主阵地。”
易文慧总结道:“这场‘双向奔赴’的意义远远超过了课堂本身。它让教育帮扶的活水跨越江河,让两地教师的智慧激荡共鸣,为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久的动力。”
共同聚焦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
这场跨越山水的送教活动,已经悄然播下了希望的种子。就像周帆在采访中所说:“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未来,两地将继续以名师工作室为纽带,深化合作,让更多学生享受到优质教育的阳光雨露,共同谱写“百花齐放春满园”的教育新篇章。
本文围绕武汉黄陂区名师团队赴恩施宣恩送教活动展开,介绍了周帆老师的精彩课堂及教学理念,以及活动中专家的评价和报告,强调了此次送教对区域教育交流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展望了两地未来深化教育合作的美好前景。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