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世界首富马斯克的“商业帝国”,结合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的观点,详细阐述了其旗下SpaceX和特斯拉两家核心公司面临的激烈竞争和诸多困境,同时也提及了马斯克手中尚存的筹码和宏伟目标,揭示了他在商业与政治之间抉择所带来的影响。
近期有观点指出:“马斯克公司正面临严重威胁,世界首富已失去焦点,而他的竞争对手正在抓住机会获利。”当地时间3月23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在其网站发布文章,对马斯克的“商业帝国”敲响了警钟。文章提到,过去马斯克鲜少需要回顾身后追赶的对手,SpaceX和特斯拉都曾笼罩着近乎“无敌”的光环。然而,如今情况已发生改变。
自从马斯克投入政治领域后,他所拥有的公司品牌受到了损害。SpaceX和特斯拉作为其“商业帝国”的两大支柱,占据了企业约90%的估值,甚至可能是全部利润,如今却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马斯克也成为了“众矢之的”。
以SpaceX为例,尽管它在多个领域处于垄断地位,但马斯克在“星链”项目上的反复无常,已经引发了客户的“信任危机”。贝佐斯的火箭公司以及其他私营企业,都有望对其发起挑战。而特斯拉同样危机重重,在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比亚迪等中国车企正创造汽车界的“DeepSeek时刻”,特斯拉在价格和实力上都难以与之抗衡。
《经济学人》指出,“或许在他看来,凭借现有成就,自己完全有资格在政坛小试牛刀。”但当他的企业面临困境时,竞争对手绝不会错失这一良机。
美国亿万富翁马斯克 《经济学人》
文章先介绍了SpaceX的辉煌成就。去年,全球每六次航天器发射中,就有五次是由SpaceX完成的;通过“星链”,SpaceX拥有太空中60%的卫星。去年12月,该公司出售股份时的估值为3500亿美元,比此前的水平高出三分之二。咨询机构Quilty Space的克里斯·奎尔蒂表示,SpaceX的主要盈利引擎“星链”,今年有望创造超过110亿美元的营收和20亿美元的自由现金流。
然而,马斯克极具爆炸性的干预行为,让SpaceX的客户深感担忧,尤其是在竞争对手实力日益增强的情况下。例如,马斯克威胁要终止“星链”对乌克兰的支持,使一些欧洲政客认为其作为长期战略卫星通信提供商的可靠性存疑。受此影响,总部位于法国的欧洲通信卫星公司股价上涨了三倍多。
虽然目前没有欧洲供应商能在低轨道卫星数量上接近“星链”的7000颗,但“星链”并非没有对手。亚马逊推出的低轨道卫星项目“柯伊伯计划”,旨在将3000多颗卫星送入低轨道,建立一个基于太空的宽带网络,很快就会对马斯克的公司发起冲击。文章认为,如果该目标实现,一些美国以外的客户可能会更信赖亚马逊的产品,因为马斯克实在太“善变”了。
此外,亚马逊创始人贝佐斯的火箭公司“蓝色起源”也在加快发射火箭业务的步伐。按发射次数计算,最接近SpaceX的美国私营航空航天制造商和小型卫星发射服务提供商“火箭实验室”,也有望在今年推出新的“中子号”火箭,成为SpaceX的竞争对手。
SpaceX的“猎鹰9号”发射 SpaceX
相比之下,特斯拉面临的威胁更大、更紧迫。该公司的市值已从去年12月中旬的1.5万亿美元峰值下跌了大约一半。从活动人士在美国和欧洲各地的特斯拉展厅外抗议,就能看出他们对马斯克行为的愤怒。不过,在《经济学人》看来,抗议只是问题的一部分。
和SpaceX一样,特斯拉面临的竞争也在加剧。实际上,早在马斯克大砍美国政府官僚机构引发众怒之前,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市场的领先地位就已经在萎缩。
通用汽车去年的电动汽车销量比2023年增长了50%,目前正与韩国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竞争,已成为美国第二大电动汽车供应商。尽管特斯拉仍是市场领导者,但投资银行RBC资本市场预测,该公司在北美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将从两年前的68%下降至今年的53%。
为了击败竞争对手,特斯拉降低了价格,导致利润率收窄。而且,因用于固定外板的胶水存在问题,美国几乎所有的赛博皮卡都被召回,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文章强调,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特斯拉的未来更加黯淡。特斯拉的最大竞争对手比亚迪占据了15%的市场份额,是特斯拉的三倍多。今年2月,特斯拉在华销量同比下降了49%,而比亚迪的销量则增长了161%。
特斯拉销售疲软,可能部分是因为中国客户在等待2月份开始上市的升级版Model Y,但比亚迪此后实现了超越。3月18日,比亚迪推出了一套“五分钟超充”充电系统,据称可以在五分钟内为电动汽车充满电,是特斯拉充电基础设施用时的一半,一些专家甚至将其称为汽车行业的“DeepSeek时刻”。
有人看好特斯拉的无人驾驶技术,但比亚迪也对此发起了挑战。特斯拉将其驾驶辅助系统夸张地称为“全自动驾驶”,但实际上只是“2级自动驾驶”,驾驶员仍需将手放在方向盘上并保持注意力。特斯拉的看多者认为,升级到4级和5级自动驾驶,是特斯拉革命交通运输领域的下一个阶段。
投资银行RBC资本市场的分析师汤姆·纳拉扬,将其对特斯拉预期估值中近四分之三都归因于希望特斯拉能开发出低成本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车队,这将颠覆网约车行业的经济模式。然而,上个月月底,比亚迪推出的先进驾驶辅助技术“天神之眼”震惊了整个汽车行业,这几乎与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发布简化版FSD系统同时发生。而且,“天神之眼”无需额外成本,而特斯拉车主需额外支付约9000美元才能使用简化版FSD系统,这大致相当于比亚迪最便宜的车款售价。
资料图:比亚迪汽车 IC Photo
正是比亚迪的定价策略和技术进步,导致一些华尔街分析师下调了对特斯拉的长期预测。咨询公司“中国汽车洞察”的涂乐表示:“在中国,特斯拉不再主导节奏,节奏是由别人来主导的。”
不过,《经济学人》也指出,马斯克手中仍握有筹码。SpaceX正在测试中的“星舰”巨型火箭,其运载能力远超公司目前的主力火箭“猎鹰9号”,有望再次改变卫星行业;特斯拉则希望在与马斯克的AI公司xAI的合作下,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取得突破。
当地时间3月20日,马斯克临时召开了一次全体大会,为特斯拉员工打气。他宣布,无人驾驶出租车很快就会从公司的生产线上驶出,每辆车的组装时间“不到5秒”,并且明年将制造5万台人形机器人。
《经济学人》最后提醒道:“正是市场对马斯克实现这些宏伟目标的信心,推动其旗下公司市值屡创新高。或许在他看来,凭借现有成就,自己完全有资格在政坛小试牛刀——尤其是若能借此扫清阻碍其宏图大业的监管壁垒。不过,(马斯克的)竞争对手们绝对不会坐失良机。”
本文围绕马斯克的“商业帝国”展开,深入剖析了旗下SpaceX和特斯拉面临的竞争与困境,如SpaceX客户信任危机、特斯拉市场份额下滑等。同时也提及马斯克手中的筹码和宏伟目标。这表明马斯克在商业与政治的平衡上遭遇挑战,未来其“商业帝国”的走向充满不确定性,竞争对手也在虎视眈眈。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