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综合应急救援中心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汛期,组织开展水域救援新式装备专项培训的情况,详细阐述了子母式排涝抢险车、水下机器人、无人侦测船等高科技装备的特点和培训效果,以及未来的演练计划。
近日,随着汛期脚步的临近,清远市综合应急救援中心积极行动起来,精心组织开展了一场水域救援新式装备专项培训。此次培训聚焦于子母式排涝抢险车、水下机器人以及无人侦测船等高科技装备,着重进行操作培训与协同应用训练,旨在全面提升队伍的防汛抢险实战能力,为即将到来的汛期做好充分准备。
子母式排涝抢险车:高效排涝筑牢“安全堤”
本次新引进的子母式排涝抢险车功能强大,它由1台每小时可排涝3000立方米的排涝遥控子车和2台每小时排涝500立方米的排涝泵共同组成。当这三机协同作业时,能够实现最大每小时4000立方米的排涝效能。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相当于在1小时内可以排空两个标准游泳池(每个标准游泳池约2000吨水量)的水,排涝效率相当惊人。
在实际应用中,该装备能够快速应对城市内涝、地下车库淹水等常见险情。而且,其模块化的设计非常贴心,可根据不同的作业环境,灵活适应狭窄空间的作业需求。在培训过程中,队员们重点模拟了多泵联动控制、远程遥控排涝等场景,通过反复练习,确保在各种排涝环境下,该装备都能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水下机器人:深水救援的“钢铁先锋”
面对复杂水域的搜救任务,清远市综合应急救援中心配备了先进的水下机器人。这款水下机器人搭载了200米长的凯夫拉材质传输电缆,具有很强的耐用性,能够承受600公斤的拉力。同时,它还配备了抓握力达7公斤的机械臂,并且配合水下摄像头,能在激流、浑浊水域中出色地执行人员搜救、障碍物清理等任务。
参训人员通过模拟水下打捞、电缆布设等科目进行训练,在一次次的实操中,强化了对机器人的精准操控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为在实际救援中更好地发挥机器人的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无人侦测船:智能勘测构建“三维战场”
集多功能于一体的无人侦测船成为了此次培训的一大亮点。该船具有出色的续航能力,可达5小时。它能够实时拍摄灾害现场的画面,测量水深并生成三维深度图,为指挥决策提供了精准的数据支撑。此外,它搭载的语音喊话系统可以远程疏导群众,智能避障功能则保障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航行安全。
在训练中,队员们演练了实时数据传输、语音喊话、三维深度图绘制等战术,通过不断地实践和磨合,显著提升了灾情侦查的效率,为后续的救援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新装备的投用让救援从‘人力主导’转向‘科技主导’。”清远市综合应急救援中心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采用“理论授课 + 模拟实操 + 协同推演”的模式,确保队员们能够熟练掌握装备的性能。下一步,清远市综合应急救援中心将结合汛期各种可能出现的灾害情景,继续开展水域救援演练,进一步检验装备的实战效能,为守护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科技防线。
本文围绕清远市综合应急救援中心开展的水域救援新式装备专项培训展开,介绍了子母式排涝抢险车、水下机器人、无人侦测船等高科技装备的特点和培训成果,体现了新装备在救援中的重要作用。中心通过培训提升队员装备操作能力,并计划后续继续演练检验实战效能,以科技手段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