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才大迁移:2025投行人投身实业的背后 2025投行人实业转型热,市场新趋势显现

本文聚焦2025年投行人及金融行业其他人员跳槽至实业的现象,通过多个案例展现人才流动路径,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以及呈现出的新变化,探讨未来人才流动趋势。

在当今的职场领域,投行人跳槽到上市公司担任重要职位的情况已屡见不鲜。他们或是成为总经理、副总经理,或是出任董秘、财务总监。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投行业务正处于寒冬期,人才逆向淘汰的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对于众多投行人士而言,转身投身实业,无论是在社会地位还是收入方面,都意味着更优的选择。

金融人才大迁移:2025投行人投身实业的背后 2025投行人实业转型热,市场新趋势显现

上市公司福斯达便是一个最新的案例。3月20日,该公司发布公告,宣布黄正杰与张远飞分别担任公司财务总监及董秘。从履历来看,黄正杰曾任职于浙商证券投行部,担任业务副总监一职,同时还是一名保荐代表人,于今年2月加入福斯达。值得一提的是,黄正杰与张远飞都曾在天健会计所任职,并且担任过高管职位。

券商投行总监投身于曾保荐的企业,只是近期投行人密集转型案例中的一个。通过对上市公司公告的统计可以发现,2025年内,已有31名券商人员跳槽至实体企业。与2024年一季度仅有寥寥几个案例的情况相比,人才流动明显加剧。

结合变更保代公告来看,年内共有101名保代因个人原因或工作变动辞任相关职位,涉及39家券商。部分头部券商由于保代基数较大,人员的流动性也更强,而多数中小券商的保代流动量一般仅为1名。这101名保代的流向,不仅关系到券商投行人员结构的变动,还可能为业务转型提供更多不同类型的样本。

实际上,不仅仅是投行人员流向实业,实业对于券商不同业务条线的人员,以及基金、私募、会计事务所等机构的从业者都具有极大的职业吸引力。2025年一季度,券商人员转型到实业的案例密集增加,首席分析师、营业部、资管条线、风险管理部等相关背景的人员纷纷跳槽至实业。

投行人的实业角色转换

上市公司新聘任的高管中,那些有过投行履历的人往往更受关注。

案例一:昱能科技董秘、 财务负责人为东方证券签字保代

3月17日,昱能科技发布公告,同意聘任朱佳磊为公司董秘、 财务负责人。朱佳磊在2015年10月至2025年2月期间,就职于东方证券投行业务部门,担任业务总监。巧合的是,朱佳磊曾作为昱能科技IPO的签字保代,该项目于2021年6月29日提交受理,2022年4月12日成功注册生效。在昱能科技上市两年后,朱佳磊正式加盟,担任公司重要职务。

案例二:灿瑞科技董秘曾在兴业、中信投行任职

灿瑞科技在1月宣布,聘任任梦飞为公司董秘。任梦飞的履历十分丰富,不仅有投行业务经验,还在多个资本市场关键岗位任职过。

他曾先后担任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高级审计员、平安资管运营部估值经理、兴业国际信托风险管理岗、兴业证券投行业务总部资深高级经理、中信证券全球投资银行管理委员会副总裁等多项资本市场相关要职。

案例三:回天新材董事长兼总经理曾任保代,与股东是父子

回天新材同样在1月公告,由公司董事长章力同时担任总经理一职。从履历来看,章力曾在海通证券投行部担任业务经理,2011年进入回天新材,从生产部副主任逐步晋升。直至现在,他身兼公司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

记者注意到,章力是公司股东章锋、杨莲花之子,且与公司董秘章宏建是叔侄关系。此外,截至公司公告日,章力已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051.5180万股,拥有公司表决权股份数量为9119.2311万股,是公司控股股东、实控人。

案例四:海通投行部经理王梦勋到老爸公司任副总

同样曾就职于海通证券投行部的王梦勋,在今年1月担任广联航空副总经理。截至公告日,他已持有公司股份21万股,与公司董事长、控股股东、实控人王增夺为父子关系。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投行人员投身实业的路径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保荐项目与企业建立了深度联系而入职,有的凭借自身丰富的履历实现跨界转型,还有的是由于家族企业传承与自身投行经验相结合而实现角色转换。这既体现了资本市场与实体企业人才流动的紧密关联,也为企业注入了多元活力,有助于企业在资本运作、战略规划等方面开辟新的局面,为市场提供了独特的人才发展与企业治理样本。

2025年转型案例体现3点新变化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2024年至今已有61名券商人员跳槽到实业。对比2024年和2025年金融机构人员投身实业的情况,可以发现诸多新变化。

变化一:上市公司岗位不局限于保代,其余业务条线人员也正加入

以往,投行人员投身实业后多担任董秘、财务总监等职位,但如今,实业对券商不同业务条线的人员以及基金、私募、会计事务所等机构的从业者都具有很大吸引力。

年内已有首席分析师、营业部、风险管理部、资管条线等不同履历背景的人员投身实业,为企业带来了多元活力。例如,信测标准的董秘张旭,曾担任过国泰君安高级分析师、国联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后担任公司投资部总监,并参与公司投资并购相关工作。

此外,埃斯顿的董秘肖婷婷曾任职于长江证券江苏分公司机构业务经理;景嘉微的董秘周振武则在国泰君安营业部担任过投资顾问、业务总监、营业部总经理、湖南分公司总经理助理及党委委员;世茂能源的董秘吴建刚曾担任国元证券绍兴营业部综合部经理;炬申股份证券事务代表赵泽宇曾在中信证券广州花城广场证券营业部担任投资顾问。

券商资管业务条线也有人员跳槽至上市公司。如泰胜风能的董秘李鎔伊,曾任东方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ST观典的董秘李旭明,曾在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任职于方正证券资产管理分公司,2017年6月至2024年11月就职于民生证券总部,先后从事资管业务及投行业务,历任高级项目经理、高级业务董事、风控专员及合规主管。

年内,正业科技公告聘任朱和海为公司董秘,其履历显示,曾在世纪证券担任风险管理部副主任。

变化二:除券商外的机构人员也青睐转型实业

在券商不同业务条线人员积极投身实业的同时,上市公司这条转型赛道也吸引了基金、私募等机构背景的从业人员。

3月17日,新元科技宣布由赵鸿宾担任公司副总经理及董秘,其曾在嘉实基金担任金融同业部总监。

1月16日,广联航空聘任王梦勋为公司副总经理,他先后历任海通证券投行部经理、中航融富基金高级投资经理。同一天,金银河宣布刘嘉扬为公司证券事务代表,加入公司前曾在上海利幄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交易员。

此外,市场上还出现了具备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背景的从业人员转型案例。与投行人员相比,这类人员凭借其专业优势担任上市公司财务总监的案例更多。

变化三:券商投行也面临逆向淘汰

综合来看,不同机构的人员都出现了跳槽至实业的现象,但目前仍以投行转型为主流。记者注意到,在产业转型的大背景下,保代丰富的履历在相关职位聘任中成为突出优势。

如今,大量保代不仅考取了会计师、税务师以及法律职业资格证,不少人还拥有在会计师事务所、基金公司等机构的从业经历。这种综合实力的提升,深刻反映出实业领域对复合型人才的旺盛需求正持续增长。

有保代坦言,如今行业持续紧缩,竞争愈发激烈。为了长远发展,多掌握一门技能傍身,才不至于在行业变化中面临失业风险。对保代自身而言,顺应行业行情的发展变化,谨慎选择符合自身特质的职业发展道路,无疑是一种明智之举。

保代大量流向实业,也让部分券商遭遇 “挖不到心仪保代” 的困境。有券商无奈表示,上市公司能为保代提供更丰厚的薪酬,且持股机会也对保代颇具吸引力,所以在寻觅人才时进展并不顺利。例如,前文提到曾任职于海通证券的章力、王梦勋目前均持股任职的上市公司一定股份。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在行业紧缩的大环境下,投行面临大幅降薪,再加上人员过剩、项目数量减少等问题,许多保荐代表人选择离开投行。有保代透露,投行工作强度大、压力高,但长期来看收入与付出并不匹配,这也是导致人员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虽然有大量人员选择转行,但仍有不少人持观望态度。未来,向实业转型的趋势是否会在券商其他业务条线,或者在基金、私募等非券商机构中进一步加剧,还需结合市场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趋势,进行更为深入的观察。

本文详细阐述了2025年投行人及金融行业其他人员流向实业的现象,通过多个案例展示了人才流动的路径和方式。分析指出,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投行业务寒冬、实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增长以及行业紧缩导致投行人员收入与付出不匹配等原因造成的。同时,2025年的转型案例呈现出岗位多元化、非券商机构人员参与增多、投行逆向淘汰等新变化。未来人才向实业转型的趋势是否会进一步加剧,有待进一步观察市场动态。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312.html

(0)
MeganMegan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