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积极财政政策来袭,中国经济将迎哪些变革?,蓝佛安详解:积极财政政策如何为中国经济添动力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的发言展开,详细阐述了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具体内容、发力重点、着力点等,包括提高赤字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举措,还提及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以及推动对外开放等方面的内容。

在3月23日至24日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向海内外嘉宾详细介绍了今年我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如何发力,一系列数据展现出政策的力度与决心。

今年赤字率提高到4%左右,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11.86万亿元。蓝佛安指出,2025年党中央明确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这是在去年9月26日一揽子增量政策基础上,对财政政策的进一步深化提升。

面对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一些困难和挑战,蓝佛安表示,与过去相比,我国经济和财政实力明显增强,宏观调控和财政治理的实践经验更加丰富。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坚实的信心和底气,一方面源于我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力大的长期发展支撑;另一方面则是始终对风险保持清醒认识,预留了充足的财政空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冲击和挑战。

今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一个显著特点是统筹用好政府债券、财政贴息、专项资金、税费优惠等各类政策工具,并加强与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等政策的协同,打好政策的“组合拳”。

在政策发力重点上,今年将聚焦高质量发展的薄弱环节和经济循环中的堵点难点,加大支持力度。同时,注重把握好政策节奏,对于已经确定的政策能早尽早出台,使政策实施与市场预期更加匹配,增强各方面的获得感。

谈到今年财政政策的着力点,蓝佛安表示,首要任务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他提到,我国拥有全球最具潜力的超大规模市场,消费增长空间十分广阔。为了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中央财政拿出真金白银,从供需两侧发力提振消费。

根据预算安排,今年我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13000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其中,8000亿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5000亿元用于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同时,今年共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蓝佛安说:“资金规模比去年翻了一番,有助于直接降低消费者购物成本,并注重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通过提高养老金水平、发放医疗补贴等方式,不断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

在支持扩大有效投资方面,今年财政资金量也较大。不同渠道资金统筹安排各有侧重,并建立专项债券管理新机制,让地方政府有更多自主权。同时着力调动民间投资的积极性,撬动更广泛的社会投资持续增长。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今年财政政策的支持重点。蓝佛安表示,中央财政将强化对教育、科技和人才的支持,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入,完善财政科技经费分配和管理体制机制,全力支持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推动“人工智能 +”行动。他还强调,企业是创新创业的主体,将完善各项惠企助企政策,扎扎实实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实现创新发展。

对于海外关切的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蓝佛安表示,将按照科学分类、精准置换的原则,进一步做好隐性债务置换工作,确保早发力早见效。同时加快推进地方融资平台市场化转型,进一步阻断新增隐性债务的渠道。

此次年会吸引了众多跨国公司的全球高管参会。蓝佛安表示,财政政策将支持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稳外贸稳外资,在政策支持政府采购等方面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各类经营主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更多外资企业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

蓝佛安充满信心地表示,随着去年四季度一揽子增量政策效果持续释放,叠加今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等宏观政策,中国经济一定能够持续向好,在复杂多变环境中稳健前行。他还提到:“我们将密切关注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充实完备政策工具箱,有力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我们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创美好未来。”

本文详细介绍了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年会上对今年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的解读,包括政策的具体数据、特点、发力重点、着力点等方面。政策旨在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培育新质生产力、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以及推动对外开放。随着政策的实施,中国经济有望在复杂环境中持续向好,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Rober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168.html

(0)
RobertRobert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