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恒大集团创始人许家印前妻丁玉梅的资产相关情况,包括其资产被冻结、实际财富规模、与许家印资产关联、追讨背景以及案件所反映的财富保护与法律追讨的复杂关系等内容。
在近期,恒大集团创始人许家印前妻丁玉梅在香港所涉官司有了全新的进展。恒大债务清盘人如同猎犬一般,对丁玉梅的资产穷追不舍,他们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追查并冻结丁玉梅名下的资产。
依据法院披露出来的详细信息,目前已经成功冻结了价值高达600亿港币的资产。在这庞大的资产数额中,约500亿属于金融资产,像股票、债券等各类金融产品都涵盖其中;另外100亿则是不动产以及各类实物,包括豪华别墅、珍贵艺术品等。不过,明眼人都清楚,这600亿仅仅只是丁玉梅庞大资产的冰山一角,她真正拥有的实际财富或许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虽然法院对丁玉梅的生活消费进行了严格限制,每月仅允许她使用2万英镑作为生活费。但令人惊讶的是,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她的实际消费竟然高达400万美元。这一惊人的事实表明,在被冻结的资产之外,丁玉梅依然牢牢掌握着大量的财富。据专业人士预估,丁玉梅还有200 – 400亿港币的隐藏资产。这些隐藏资产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海外信托,这是一种将资产转移到海外并委托专业机构管理的方式;挂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资产,利用未成年人的身份来隐匿资产;比特币,这种虚拟货币因其去中心化和匿名性成为了资产隐匿的新手段;以及非洲的锂矿投资,锂矿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丁玉梅目前和4个孩子共同生活在一起。在这4个孩子当中,有2个是她亲生的孩子,另外2个则是她的孙辈。值得我们特别关注的是,丁玉梅如今已经68岁高龄。如果她和许家印育有未成年的孩子,那么很有可能是通过代孕这种在法律和道德层面都存在争议的方式获得的。至于那两个孙辈,极有可能是她二儿子许腾鹤的孩子,而许腾鹤因为涉及恒大案,目前已经被捕入狱。
许家印的资产与多家银行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联系。恒大集团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巨头之一,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直依赖银行贷款和债券发行来维持其庞大的业务规模。许家印个人及其家族通过恒大集团的高额分红和股权收益,积累了巨额的财富。为了规避国内的法律和税务监管,他们将这些财富中的很大一部分转移到了离岸账户。
当恒大集团的债务危机爆发之后,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纷纷采取行动,开始对许家印及其关联方的资产进行追讨。据悉,恒大集团的主要债权银行不仅包括多家国有大行,还有一些国际金融机构。随后,银行不仅对恒大集团的资产进行了查封和冻结,还对许家印及其家族的个人资产展开了全面深入的调查。
恒大的清盘人已经在英国法院成功申请查封冻结丁玉梅的资产。这一举措意义重大,因为这意味着英联邦56个国家都可以依据相关法律对丁玉梅的资产进行执法行动。不过,在英联邦56个国家之外的地区,清盘人暂时还无法触及丁玉梅的资产。目前,丁玉梅本人据信居住在加拿大,她并没有在香港应诉。
在2022年,许家印在入狱之前与丁玉梅进行了所谓的“技术性离婚”。他们原本以为这样做可以规避资产被追讨的风险,但事实证明,这一行为并未能阻止法院对其资产的追讨。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的亏损一般只局限于上市公司本身,与大股东的前妻并没有直接关系。然而,恒大集团却被指控虚增收入5600多亿,虚增利润920亿,并且在这种虚假繁荣的情况下还执行大额分红。这种行为被认定为恶意掏空公司资产,因此法院要求股东返还相应的资产。
许家印和丁玉梅的这一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在岸和离岸资产之间的巨大差别。许家印在国内的资产,无论数量有多少,一旦他的事业倒下,这些资产便瞬间归零。而他在恒大期间通过大额分红获得的600亿港币,都是离岸外汇。恒大的清盘人正在全力以赴地追讨这些资产,目的是为了弥补公司的巨额亏损。
许家印和丁玉梅的案例深刻地揭示了在全球化背景下,财富保护与法律追讨之间的复杂关系。离岸资产为富豪们提供了一个看似安全的避风港,但同时也引发了关于公平与正义的深刻讨论。随着这一案件的进一步发展,我们都期待法律能够给出一个公正的裁决,同时也希望这一案例能够为未来的公司治理和财富管理提供宝贵的警示。
本文围绕许家印前妻丁玉梅资产被冻结事件展开,介绍了其资产规模、隐藏资产情况,还阐述了许家印资产与银行的关联、追讨背景等,揭示了在岸离岸资产差别及全球化背景下财富保护与法律追讨的复杂关系,警示未来公司治理和财富管理需重视合规。
原创文章,作者:Weaver,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4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