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添新客——涡虫,再生研究再进一步,中国空间站邀涡虫参与实验,或改写再生科学认知

本文聚焦中国空间站的空间科学实验,介绍了未来将迎来新成员涡虫参与实验,阐述了涡虫强大的再生能力及研究意义,还回顾了此前斑马鱼和果蝇在中国空间站的实验情况。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得到消息,在未来,中国空间站将会迎来一位特别的新“住户”——涡虫,它将参与到空间科学实验当中。

中国空间站添新客——涡虫,再生研究再进一步,中国空间站邀涡虫参与实验,或改写再生科学认知

这是央视新闻报道的配图,从中我们能直观感受到相关场景。

涡虫,是一种在地球上有着极其悠久历史的扁形动物。它的生命历程已经跨越了超过5.2亿年的漫长岁月,在生物学研究领域里,它可是常用的动物实验材料之一。涡虫最令人惊叹的就是它那强大得近乎神奇的再生能力。哪怕是把它断成两截,神奇的事情就会发生:断开的两边都能够重新生长出新的肌肉、皮肤、肠道,甚至是完整的大脑。而且,这种再生过程仿佛没有尽头,可以无限地进行下去。

中国空间站添新客——涡虫,再生研究再进一步,中国空间站邀涡虫参与实验,或改写再生科学认知

这同样是央视新闻报道的配图,能让我们对涡虫有更直观的认识。

对涡虫展开研究,其意义可不仅仅局限于这种小小的生物本身。它对于研究人类细胞克服老化、延缓衰老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未来,中国空间站会借助“生命生态实验柜”的“小型通用生物培养模块”,深入研究空间环境对涡虫再生形态发生、生理行为的具体影响。通过这样的研究,科研人员试图探索空间环境影响涡虫再生的分子基础,从而加深人们对再生机制的理解。

其实在此之前,中国空间站已经迎来过另外两种模式动物参与空间科学实验,它们就是斑马鱼和果蝇。

斑马鱼是一种小型的热带淡水鱼。别看它体型小,它的基因组和人类基因组有着高达70%以上的相似度。正因如此,它成为了开展生命科学、健康科学、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模式动物。在2024年4月,神舟十八号携带4条斑马鱼和4克金鱼藻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在轨实验。科研人员通过对斑马鱼的研究,重点关注微重力对脊椎动物肌肉和骨骼的蛋白质造成的影响。

果蝇则是一种成熟稳定的模式动物,人类对果蝇开展的研究已经有百年历史了。在2024年11月,果蝇随天舟八号货运飞船进入中国空间站。通过相关实验,科研人员可以了解在空间微重力和亚磁环境下果蝇的生长发育、运动特性及生物节律。并且通过与地面环境进行对比,来深入了解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这也为未来人类探索月球、火星等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中国空间站未来将开展涡虫的空间科学实验,说明了涡虫强大的再生能力和研究意义。同时回顾了此前斑马鱼和果蝇在中国空间站的实验情况。这些实验都有助于深入了解空间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为人类的太空探索和生命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Edward,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897.html

(0)
EdwardEdward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