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蒙超:告别“北漂”,雄安创业筑梦新征程 雄安新区魅力大,“90后”北漂毅然回乡创业

“90后”许蒙超年少时怀揣着通过高考离开故乡,到北京奋斗实现“有房有车”的梦想,而在梦想实现后,他却因雄安新区的发展机遇选择回乡创业,不仅开启了事业新篇,还让家庭生活更加美满,同时展现了雄安新区吸引人才、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

在很多人的成长历程中,都有过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对于许蒙超而言,年少时,他怀揣着一个质朴而坚定的梦想,那就是通过高考离开故乡,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奋斗,实现“有房有车”的生活。这个梦想,就像一盏明灯,成为他努力学习的强大动力。经过多年的拼搏,他终于让梦想照进了现实。然而,这位“90后”却做出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回乡创业,摇身一变成为了“不再是‘北漂’的‘新雄安人’”。

2017年春天,一则重磅消息通过官方媒体传遍大江南北,那就是设立雄安新区。许蒙超的家乡雄县,也在雄安新区的规划范围之内。在北京工作的他,得知这个消息的那个夜晚,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开始对家乡未来的变化充满了憧憬。他感慨地说:“从那时起,我就开始一直关注雄安的发展,也见证了家乡从‘一块地’到‘一张图’、再到‘一座城’的巨大变化。”

时光来到2023年10月,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等单位与中关村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开启了“千企雄安行”活动。此时的许蒙超,已经在北京、杭州等地的医学检验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并且在北京开办了一家生物技术企业。作为受邀嘉宾参加这次活动的他,一下子就被雄安新区丰富的要素资源、优良的创新环境和诱人的优惠政策所吸引。仅仅7天后,他就与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完成签约。他笑着说:“相比北京写字楼的租金,在雄安办公租金更便宜,还有政府补贴,仅房租一项每年就可节省十几万元。”

许蒙超将这次签约形象地比喻为“自己事业上的‘闪婚’”。要知道,他与妻子赵肖依可是经过了7年的恋爱长跑才步入婚姻殿堂。而这次与雄安的“牵手”,却是如此迅速果断。两个月后,许蒙超在雄安的子公司筹备完成,他带着20人的团队和1500万元的主要业务,正式入驻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

许蒙超:告别“北漂”,雄安创业筑梦新征程 雄安新区魅力大,“90后”北漂毅然回乡创业

如今的雄安新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截至目前,雄安新区开发面积覆盖超202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达5030万平方米,4806栋楼宇拔地而起,一座现代化的新城正在崛起。

对于赵肖依来说,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天下班,她从单位出发开车约十分钟去接老公下班,然后二人再一起开车数分钟回家。这看似平常的场景,却是她无比幸福的时刻。因为在北京工作的那些年,她和丈夫几乎“从未一起下班回家”。

站在赵肖依家中阳台,就可以看到采用白洋淀“金芦苇”设计理念建造的中国中化大厦。官方资料显示,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目前中央企业在雄安设立各类分支机构已超300家,4000多家北京来源企业在这里扎根创业,形成承接疏解压茬推进的良好局面。

在他们家的客厅墙上,挂着女儿的照片和奖状。再过数月,女儿也将从北京搬回雄安,准备到北京四中雄安校区第二实验学校读书。赵肖依笑着说:“那时候,我们一家人就可以每天在一起了。”

据了解,雄安新区为了吸引人才,实施了“雄才十六条”,创新举办未来之城场景汇、雄安行等活动。在这些政策和活动的吸引下,17个院士项目陆续落地,3.79万人才在这里放下行囊、成就梦想。赵肖依对此有着切身体会,她观察到现在来雄安的高科技人才越来越多。她的几位朋友虽然此前已在北京买了房,但去年也来到雄安工作。“她们的孩子,今年也将到雄安上学,成为‘新雄安人’。”

“90后”许蒙超从怀揣北漂梦想并实现,到受雄安新区发展吸引回乡创业的故事。同时展现了雄安新区的建设成果、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良好态势以及在吸引人才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许蒙超一家也因回乡创业迎来了更美满的家庭生活,众多人才的涌入也让雄安新区充满了发展活力,未来前景十分广阔。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3525.html

(0)
DelilahDelilah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