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江:精准施策,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

本文聚焦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积极探索。详细介绍了当地通过开展“七个一”系列活动,从精准摸排构建管理体系、云端赋能健全学习机制、优化服务搭建施展平台等多个角度,破解流动党员管理难题,让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今年伊始,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积极开拓创新,不断探寻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方法。各级党组织紧紧抓住春节等重要节假日的关键节点,精心组织开展了流动党员“七个一”系列活动。这一系列活动旨在攻克流动党员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难题,比如去向难以掌握、教育管理难以落实、作用难以有效发挥等,力求达成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归家也有为”的良好局面。

精准摸排,构建动态管理体系。为了能够精确把握流动党员的动态变化情况,环江县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流动党员动态摸底排查工作机制。以党支部为基本单位,采用多种方式开展全面排查工作。一方面,组织工作人员进行入户走访,深入到党员家中了解情况;另一方面,鼓励党员主动到党组织报到,并利用线上登记的方式,广泛收集信息。通过这些方式,全面掌握了辖区内流入和流出党员的详细情况,包括流动去向、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村一表、一乡一册、一县一库”的县乡村三级流动党员工作台账,实现了对流动党员信息的精细化管理。

同时,环江县借助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顺利完成了流动党员的登记和接收工作。通过实时更新系统中的信息,确保党组织对流动党员的“进出”数量和“去向”了如指掌。截至目前,全县已经有1705名流动党员登记在册,并且建立了各类台账150余份。此外,为了更好地服务流动党员,环江县还设立了流动党员联系点。在联系点,流动党员可以享受到报到登记、组织关系接转、政策咨询、就业创业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对于流入的党员,党组织会根据他们的工作性质、居住区域等因素,将其编入相应的党支部,保证流入党员能够正常参加组织生活。

云端赋能,健全学习教育机制。由于流动党员分布范围广泛,集中学习存在较大困难。环江县充分利用流动党员春节返乡的有利时机,开设了“新春”课堂。在课堂上,通过开展集中学习、座谈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增强流动党员的党性修养,确保他们在学习上“不断档”,思想上“不掉队”。据统计,春节期间,全县各基层党组织累计召开流动党员学习交流会30余场次。

与此同时,环江县持续充分利用流动党员微信联络群的优势,搭建了“指尖”课堂。通过这个平台,引导流动党员开展线上学习,努力实现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的全覆盖。今年以来,先后组织流动党员开展线上学习100余次,推送学习资料10余份,有效保证了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的连续性。

优化服务,搭建能力施展平台。环江县充分认识到流动党员具有信息灵通、思路开阔、社会阅历丰富等优势。为了更好地发挥这些优势,通过举办座谈会、经验交流分享会等形式,鼓励返乡流动党员分享自己的“务工路”“致富经”等外出见闻。这些分享活动不仅能够引领在家党员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还能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同时,引导流动党员聚焦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服务保障等关键问题,为家乡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此外,环江县还组建了流动党员志愿服务队伍,鼓励流动党员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如就业创业、消防安全宣传、新春清洁乡村、道路交通劝导等。通过这些活动,让流动党员为基层治理贡献自己的先锋力量。另外,利用流动党员“七个一”活动,环江县还摸排出一批有情怀、有能力、有口碑的优秀流动党员,并将他们纳入村(社区)后备人才库。鼓励引导这些后备人才积极参与村级事务,投身到家乡各项事务建设中。目前,已经先后将20余名流动党员纳入后备人才库。

本文详细介绍了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通过精准摸排构建动态管理体系、云端赋能健全学习教育机制、优化服务搭建能力施展平台等举措,有效破解了流动党员管理难题,让流动党员更好地参与家乡建设,实现了“流动不流失,归家也有为”的目标。

原创文章,作者:Delil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423.html

(0)
DelilahDelilah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