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吸引全球医药资源,打造医药健康产业新高地 2024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破万亿,创新发展势头正猛

北京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情况,包括2024年产业规模破万亿,2025年前两个月创新药械获批数量居全国第一,在释放开放活力、AI数据、投融资、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举措和成果,以及下一步的发展规划。

记者从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了解到,在昨天的相关信息披露中,2024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态势,整体规模达到了1.06万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8.7%。这一显著成就使得北京成为全国首个医药健康产业突破万亿规模的城市,标志着北京在医药健康领域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创新是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2025年前两个月,北京在创新药械产品方面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首款干细胞药物获批上市,为医药领域带来了新的希望;国内首个治疗头颈部鳞癌的国产PD – 1单抗获批上市,填补了相关治疗领域的空白;经全国知名老中医团队多轮处方优化的小儿黄金止咳颗粒获批上市,为儿童用药提供了更好的选择。短短两个月内,就有7款创新药械产品获批上市,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实现了新年的“开门红”。

回顾2024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同样收获了丰硕的创新成果。AI(人工智能)三类医疗器械获批上市11个,这一数量在全国居于首位,体现了北京在人工智能与医药融合领域的领先优势;9个创新医疗器械获批上市,位列全国第二;9个创新药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排名全国第三。这些成果彰显了北京在医药创新方面的雄厚实力。

在释放开放新活力方面,北京充分依托“两区”建设和中关村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吸引了一批外资企业加大在京布局。去年,辉瑞、默沙东、礼来等8家知名药企接连在京新设创新主体,其中辉瑞、丹纳赫、沪亚生物所设立的均为首个在京实体。赛诺菲、诺华、阿斯利康等重大产业化项目也在京顺利落地。值得一提的是,赛诺菲将投资约10亿欧元在经开区新建胰岛素生产基地,这也是该公司在华最大单笔投资。北京正凭借其独特的政策环境和产业优势,成为吸引全球医药创新资源的“强磁场”。

在AI数据领域,全国首个医药领域人工智能数据训练基地此前在京落地启用,为医药领域的人工智能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此外,北京还率先探索为外资医药企业申报数据出境建立绿色通道,推动了拜耳、赛诺菲等公司数据合规出境,进一步促进了医药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资金是产业发展的重要“血液”。随着产业基金的逐步见效,北京医药健康领域的投融资吸引力进一步加强。去年,北京市医药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设立,目前已围绕早期研发和产业化落地“两头”完成44项项目的投决,投决金额和带动社会资本投入近90亿元,为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为了给医药健康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与平台载体,北京积极推动国际医药创新公园Bio – Park规划建设,推动康龙化成小分子CDMO提升服务能级。同时,吸引并做强英国P4、飞镖、OpenCGT等一批高水平专业孵化平台,布局了合成生物制造技术创新中心,提升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效能,为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人才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为进一步提升对外资人才、临床成果转化等人才的引进力度,北京实施了临床医师科学家培训,推出医药领域服务科学家创业的CEO人才特训计划,旨在培养一批服务于科学家创业的高端复合型跨界人才,为医药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下一步,北京将在市级医药健康联席会的统筹下,加速产出创新药械成果,发力产业化落地和规模化放量。同时,研究出台2025年新一轮改革政策,强化创新企业引进和培育,争取一批知名外资企业在京加大研发投入和布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在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等新兴领域持续发力,做强做大药械基础板块,形成北京的竞争优势,为向‘新’前行注入强劲动力。”

本文全面介绍了北京医药健康产业的发展状况,2024年产业规模破万亿,2025年开局创新成果显著。在开放活力释放、AI数据、投融资、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采取了积极有效的措施,未来还将在新兴领域持续发力,有望进一步巩固其在全国医药健康产业的领先地位。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135.html

(0)
JulianaJuliana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