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禾味业针对媒体报道其酱油产品检出“镉”以及“千禾0”不等于零添加的争议进行回应,详细说明了“镉”的来源、产品是否符合零添加标准等情况。
近日,千禾味业的酱油产品受到了广泛关注。3月21日消息,千禾味业于20日深夜通过官方微博,对媒体报道的酱油产品检出“镉”以及“千禾0”不等于零添加等问题作出回应。
千禾味业表示,公司产品被媒体送检事件引发了消费者的担忧和广泛关注。为了及时解决消费者的顾虑,消除不良影响,公司秉持“以消费者为本”的原则,迅速启动了自查程序。不仅对在售产品、在库产品以及正在生产的产品进行了检测,还对生产流程、生产设备和生产环境等进行了严格检查。
经过自查,千禾味业称“千禾0”系列产品完全符合公司的生产工艺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格遵循零添加的生产标准,除了生产所需的食品原料外,未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同时,在对非“千禾0”的其他产品检查中,相关的食品添加剂也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对于酱油检出“镉”的问题,千禾味业指出,媒体报道中提到的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其配料仅为水、非转基因黄豆、小麦、食用盐,并未外源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和其他化学剂。“镉”广泛存在于水、土壤以及各类农产品中,该酱油产品中检出的微量“镉”来源于原料。并且公司使用的原材料均符合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的要求,其中大豆“镉”限量为≤0.2mg/kg,小麦≤0.1mg/kg,食用盐≤0.5mg/kg。
此外,千禾味业还强调,GB2762对酱油中“镉”并没有限量要求。参考其他类别食品“镉”的限量要求,如鱼类调味品≤0.1mg/kg、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0.06mg/kg,相关报道中公司产品“镉”的检出值为0.01mg/kg,远低于相近类别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
针对“千禾0”注册商标与零添加的关系问题,千禾味业解释称,“千禾0”是公司的注册商标,依据《商标法》规定在核准的商品上使用。它是公司零添加产品的重要标识,“千禾0”系列产品有严格的生产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存在蹭热点混淆零添加概念的行为。
千禾味业还进一步提到,公司的零添加产品不仅绝不外源添加谷氨酸钠、5′-呈味核苷酸二钠、防腐剂、着色剂等GB 276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允许添加的食品添加剂,也不添加酵母抽提物等增鲜食品配料。其产品配料符合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食品营养标签也符合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的要求。
据媒体报道,今年3月,《消费者报道》杂志向第三方权威检测机构送检了13款宣称零添加的酱油,测评指标为总砷和镉。镉是人体非必需且有毒元素,可能具有致癌和致突变的风险;砷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有机和无机砷农药常用于杀虫、杀菌、除草等。测试结果显示,送检的13款宣称零添加酱油中,12款检出镉,7款检出总砷。其中,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检测出0.0110mg/kg的镉。这一检测结果引发了大量关注和议论,有网友认为千禾御藏本酿380天酱油作为零添加酱油不应该检测出镉;也有网友指出该酱油并非零添加酱油,只是“千禾0”商标让消费者产生了误解。
千禾味业针对酱油产品检出“镉”以及“千禾0”不等于零添加的争议进行了详细回应,解释了“镉”的来源是原料且符合国家标准,强调“千禾0”系列产品是严格的零添加产品,不存在蹭热点混淆概念的情况。此次回应旨在消除消费者的担忧,维护品牌形象。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2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