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机场“国际空侧入货直转”常态化,助力城市高水平对外开放

本文围绕青岛机场开展的“国际空侧入货直转”业务展开,介绍了该业务的首例实例、业务推出背景、新模式的优势、创新意义以及未来青岛机场的规划。

3月19日,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在青岛机场上演。当日,648公斤来自云南的鲜花搭乘SC4613航班,从青岛顺利飞往韩国。这看似平常的一次货物运输,实则蕴含着重大的意义——它是山东省首例启用智能卡口系统完成的“国际空侧入货直转”业务,标志着该项业务在青岛空港口岸正式实现常态化运营。

青岛机场“国际空侧入货直转”常态化,助力城市高水平对外开放

青岛机场,作为面向日韩的重要国际枢纽门户,近年来货物中转需求呈现出持续攀升的态势。尤其是对于鲜活易腐货物而言,中转时效显得尤为关键,它直接影响到货损率和仓储物流成本。为了满足货主对于高效物流的迫切需求,青岛机场与山东航空展开了紧密合作,共同谋划解决方案。在青岛机场海关的大力支持下,“国际空侧入货直转”业务应运而生。国内货物抵港后,能够通过空侧海关智能卡口系统入货,在货站空侧监管区实现“国内 – 国际”全流程的无缝衔接。

青岛机场“国际空侧入货直转”常态化,助力城市高水平对外开放

“国际空侧入货直转”这一全新模式具有显著的优势。青岛机场物流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新模式采用“一次装卸、一次入库”的集约化作业方式,省去了货物从国内货站提离、经卡车短驳转运至国际货站再次入库等繁琐环节。通过这种优化,保障时效从原先的4小时大幅压缩至2小时,为货主企业拓展了航班衔接的选择空间,真正实现了降本和增效的双重突破,构筑起了一条高效畅通的空中货运走廊。

青岛机场“国际空侧入货直转”常态化,助力城市高水平对外开放

机场海关物流监管科科长桑振华表示,此次“国际空侧入货直转”业务创新是落实海关“智慧监管、精准服务”理念的重要成果。通过创新监管模式,实现了监管流程的再造和监管效能的升级。在确保安全合规的前提下,采用“空陆监管、同步处置”的模式,显著提升了口岸的通关效率。

青岛机场“国际空侧入货直转”常态化,助力城市高水平对外开放

展望未来,青岛机场有着明确的发展规划。机场将持续创新业务模式、优化监管流程,致力于构建一个国际化、便利化的口岸营商环境。通过这些努力,进一步提升航空枢纽能级与口岸服务能级,为青岛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贡献机场力量。

3月19日青岛机场实现山东省首例“国际空侧入货直转”业务常态化运营,介绍了该业务推出的背景是为满足货主对鲜活易腐货物中转时效的需求,新模式具有简化流程、提升时效、降本增效等优势,是海关创新监管的成果。未来青岛机场将持续创新优化,助力城市对外开放。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567.html

(0)
MeganMegan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