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引领,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商业创新大揭秘

本文聚焦 2025 年上海举办的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上海、北京、广州、天津、重庆)首次交流活动,介绍了各城市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面的进展、成果和经验,包括上海的政策活动双轮驱动、商圈能级提升,北京的消费新场景布局,重庆的特色消费场景创新,广州的消费活动创新,天津的特色资源利用等。

上海引领,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商业创新大揭秘

回溯到 2021 年,经国务院批准,上海市、北京市、广州市、天津市、重庆市这五大城市率先开启了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培育建设征程。时光流转至今年,“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被明确摆在了政府工作的首要位置。人们不禁好奇,这五大城市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面究竟做得如何?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成果,又积累了怎样宝贵的经验呢?就在昨天,五大城市的商务主管部门、商业联合会(总会)、商业集团企业以及有关商圈、行业组织代表齐聚一堂,进行了一场面对面的深入切磋。这也是 2025 年五大城市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工作上的首次交流活动。

“一节四季”闪耀,商圈能级提升

依据商务部等 14 部门印发的《关于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中国商业联合会积极搭建联席会议平台,旨在促进各地方商业联合会(总会)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中的交流与协作。此前,已先后在北京、广州成功组织了两次交流活动。而 2025 年度的首次交流活动选址上海,活动主题定为“商业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上海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敏率先分享了上海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最新进展。她介绍道,上海坚持“政策 + 活动”双轮驱动的策略,以供给侧创新、消费侧激励、消费环境优化为重点工作方向。充分发挥上海作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市场规模庞大、消费场景丰富多样、高端要素高度集聚的优势,同时大力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夜间经济、票根经济,努力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扩消费格局。刘敏还透露,2025 年,上海将推出商品消费换新行动、服务消费提质行动、新型消费促进行动等六大专项行动,涵盖 28 项具体任务。

上海引领,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商业创新大揭秘

以“多维度驱动商业蓬勃发展”为主题,上海市商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吴星宝介绍了上海市商业联合会助推商业创新的经验。不久前,《上海市商圈能级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24 – 2026)》正式发布。上海市商联会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积极探索、搭建平台,着力构建形成社会组织服务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并成立了商圈发展专业委员会。首批加入的 10 个商圈,涵盖了南京东路商圈、淮海中路商圈、豫园商圈、南京西路商圈、陆家嘴商圈、徐家汇商圈、北外滩商圈、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商圈等 8 个国际级消费集聚区的重点商圈,以及五角场商圈、中山公园商圈。其中,南京东路商圈积极组织商户“连点成圈”,率先将街区商户“单兵作战”模式升级为商圈全业态营销模式,有力地释放了商圈的消费潜力。豫园商圈则打造数字智慧基座,融合商业、旅游、文化和管理场景,更好地赋能商户,成为国内首批、本市首个数字化转型示范商圈。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不仅是消费资源的集聚地,更是消费新场景和新模式的“试验田”和“竞技场”。上海提出,2025 年将推进南京东路等商圈重点项目改造,启动建设国际珠宝时尚功能区,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打造商旅文体展联动场景,支持市场开发“门票 +”“机票 +”“展票 +”等主题产品,发布 10 个票根经济创新产品,打造古镇特色商业;打造城市夜间经济 IP,打造 10 个夜间消费集聚区、30 个夜间消费 IP 活动、10 个标杆特色市集,办好“上海夜生活节”。

找到共性,也凸显差异

五大城市的“面对面”交流,既让各城市找到了商业发展的共性,也凸显出了各自差异化的发展路径。

在北京,王府井、三里屯、环球影城等国际消费体验区正加速建设,中关村等 12 个传统商圈也在焕新升级,城市消费新场景正加速布局。北京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刚刚过去的 2024 年,北京全年新开大型商业设施面积超过 150 万平方米,还率先出台促进多元消费融合行动方案,打造街区、赛事、演艺、近山、亲水、夜间、数字七大场景。同时,北京全年吸引超过 900 家首店落地,其老字号总数已超 270 家,还推出“北京礼物”新品超 100 款。为了扩大内需、提振消费,2025 年,北京还将持续优化消费场景,培育本土品牌,推动消费结构升级,提升消费环境便利度,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在重庆,总体量 1.3 万方,包含 89 栋重庆特色民居村落的“下浩里”,作为重庆首批城市更新试点项目,运营至今两年半,已然成为一个商业“爆款”。企业介绍,该项目以艺术文化引领消费场景创新实践,采用文化搭台、商业唱戏的模式,招商率超过 98%。2024 年,下浩里累计接待 800 余万人次,项目总销售额达到 7200 万元。重庆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重庆正在发挥其特色优势,“山水颜值”特色载体持续涌现,突出“山城”“江城”“桥都”的城市名片,着力打造国际消费空间版图。

广州则以“羊城消费新八景”为统领,通过场景、活动、产业和政策“四轮驱动”,激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活力。在原有已形成品牌的“Young 城 Yeah 市”、精品美食周、国际购物节、直播电商节等基础上,广州响应年轻消费者需求,创新打造“广州请你吃龙舟饭”、二次元狂欢周等系列新活动,以消费活动整合各类资源,提升城市声量。

此外,天津聚焦“山、海、河、楼、港”独特资源禀赋,有机融入商品、服务和品牌,不断创造特色消费新场景。加快海河消费带“串珠成链”,新建改扩建一批优质游船码头,扩充“游船 +”产品类别,推出音乐清吧等特色主题游船,打造海河游览品牌新标杆。2025 年,天津将继续推动劝业场等载体业态焕新,落地市内免税店,发展街面经济。

本次五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交流活动,展现了各城市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显著成果。上海的政策与活动双轮驱动、商圈能级提升举措,北京的消费新场景布局,重庆的特色消费场景创新,广州的消费活动创新以及天津的特色资源利用,都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推动商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各城市在找到商业共性的同时,也凸显出了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未来有望在相互学习借鉴中,共同推动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迈向新高度。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Julian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542.html

(0)
JulianaJuliana
上一篇 2025年3月20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0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