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于美联储宣布放缓缩表这一重要事件,详细介绍了具体的缩表调整措施,包括美国国债每月赎回上限的下调,同时阐述了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对这一决策的解读以及过往类似缩表调整情况。
在全球金融市场高度关注的目光下,美联储做出了一项重要决策——放缓缩表进程。
北京时间3月20日,美联储正式对外宣布,从4月开始,委员会将对美国国债的赎回上限进行调整,把每月赎回上限从原本的250亿美元大幅下调至50亿美元。这一举措的主要目的是放缓其证券持有量下降的速度。与此同时,委员会决定维持机构债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每月350亿美元的赎回上限不变。这一系列调整措施,无疑清晰地向市场传递出一个信号:美联储将放缓缩表。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对这一决策进行了详细解读。他指出,尽管目前金融体系中的储备仍然处于充足的状态,但官员们已经敏锐地捕捉到了一些货币市场紧缩加剧的信号。这些信号成为了美联储考虑量化紧缩(QT)时机和路径的关键因素。不过,鲍威尔也强调,从中期来看,这一决定并不会对资产负债表的规模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鲍威尔进一步表示,美联储官员“非常强烈地支持这一举措”。他认为,缩表放缓的步伐不会改变,而这样的调整有助于更平稳地结束量化紧缩。此外,这一政策还有可能延长美联储可以运行量化紧缩政策的时间,为金融市场的稳定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事实上,这并不是美联储第一次放缓缩表步伐。去年6月,美联储也曾采取过类似的行动。据新华社报道,美联储2025年5月议息声明显示,自6月起,负责公开市场操作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将把每月美国国债减持上限从600亿美元降至250亿美元。同时,该委员会维持每月机构债务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减持上限在350亿美元不变,并将超过这一上限的任何本金用于美国国债的再投资。
当时,鲍威尔就曾解释称,放慢缩表步伐并不意味着美联储将缩小资产负债表收缩规模或是为经济增长减少限制,而是为了确保资产负债表以更为渐进的方式逐步接近其最终规模。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降低货币市场承受压力的可能性,避免金融市场出现剧烈动荡。
本文围绕美联储放缓缩表这一核心事件,介绍了此次缩表调整的具体内容、鲍威尔的相关解读以及过往的缩表调整情况。美联储基于货币市场信号做出放缓缩表的决策,旨在平稳结束量化紧缩,维持金融市场稳定。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