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中国重载第一路”大秦铁路开始为期30天的春季集中修施工,介绍了施工的具体时间、内容,以及为保证施工优质高效推进所采取的投入大量人力机械、提前规划方案、设立指挥部、降低施工对运输影响等一系列举措,还提及了大秦铁路在煤炭运输方面的重要地位。
4月1日,有着“中国重载第一路”美誉的大秦铁路,正式拉开了为期30天的春季集中修施工大幕。自冬季电煤保供以来,大秦铁路的线路设施设备一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此次集中修施工,旨在让这些设施设备迅速恢复性能状态,为即将到来的迎峰度夏能源运输工作夯实基础。
本次大秦铁路集中维修养护工作,从4月1日起开始,一直持续至4月30日结束。每天的9时至12时,全线列车将停止运行。在这段时间里,施工人员将对线路钢轨、轨枕、道岔、道砟以及供电接触网、信号设备、通信光缆等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检修和更新升级,确保铁路设施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为了保证施工能够优质高效地推进,国铁太原局可谓是下足了功夫。该局精心组建了130支施工队伍,还特别邀请了哈尔滨、沈阳、北京、武汉、济南、上海、南昌、广州等8个铁路局集团公司的16支队伍参与其中。施工人员总数近2万人,大家齐心协力投入到此次集中修施工中。同时,施工方还投用了大型换轨车、清筛车、捣固车、闪光焊轨车等作业车70组,长轨运输车、洒水车、隧道清污车等车列18列,多功能养路机械车234台。如此大规模的人力和机械车辆投入,创下了历年大秦铁路集中修施工的最高纪录。
鉴于这次集中修施工时间长、任务重、投入人力机械多、安全运输压力大的特点,国铁太原局早在一个月前就开始研究施工方案。他们在大秦铁路沿线的茶坞、大同分别设立了施工指挥部和指挥分部,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现场指挥。通过现场指挥,能够及时协调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同时,精准编制每日施工计划,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工作能够有序推进。
为了最大程度降低施工对运输的影响,在大秦铁路施工时段,国铁太原局采取了部分货物列车迂回运输等方式。从时间和空间上为集中修施工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对在线路上的各次列车,工作人员合理安排途中停车位置,这样在施工结束后,列车能够快速恢复运行秩序,保障运输通道的畅通无阻。
大秦铁路西起山西大同,东至河北秦皇岛,它是我国“晋煤外运”“西煤东运”的主要通道。这条铁路年运输煤炭约4亿吨,承担着全国各大电网、发电公司、钢铁公司和300多家主要发电厂、6000多家企业的煤炭保供任务,其用户群覆盖了26个省(区、市)。在我国的能源运输体系中,大秦铁路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围绕大秦铁路春季集中修施工展开,介绍了施工的时间、内容、人力机械投入、保障措施以及大秦铁路的重要地位等。此次集中修施工有助于恢复线路设施设备性能,为迎峰度夏能源运输提供保障,同时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对运输的影响,确保运输通道畅通。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1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