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正清明当天浦东各公墓迎来祭扫大客流的情况,详细介绍了浦东各公墓管理方及所在街镇为保障市民祭扫安全、平稳、有序所采取的多种举措,包括提前部署、实行新做法、提供交通保障、设置便民服务等,同时也提到了文明祭扫新风尚的宣传。
4月4日,正值传统的清明节,浦东地区的各个公墓迎来了祭扫的大客流高峰。为了切实做好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各公墓管理方以及所在的街镇早早就进行了精心的安排与部署。他们积极联动多方力量,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全力以赴确保市民的祭扫活动能够安全、平稳且有序地进行。
今年清明期间,浦东新区充分统筹殡葬单位的服务保障能力,采取了“延长周期、错峰引导、规范服务”的创新做法。不仅如此,还大力加大了殡葬改革政策以及便民服务措施的宣传力度。积极倡导云端祭扫、居家怀念、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的祭扫方式,致力于弘扬慎终追远、厚养礼葬的文明理念。早在3月29日和30日,就已经有不少市民提前前往公墓进行祭扫。其中,海港陵园这两天的祭扫人流超过了3万人次,汇龙园的人流也将近3万人次。
正清明当天,前往各公墓祭扫的市民依旧络绎不绝。上午9点多,记者来到位于书院镇的福寿园海港陵园,看到前来祭扫的车辆在交警、联勤联动人员以及陵园工作人员的耐心引导下,有条不紊地排队进入停车场。此外,还有一辆辆大巴不断地从地铁站和临时停车场将祭扫的市民接驳至陵园入口处。
福寿园海港陵园是上海市祭扫重点保障单位之一。海港陵园总经理刘保林向记者介绍,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公安处、书院派出所、交警八大队等单位抽调了大量的人力在陵园周边维持秩序。同时,陵园还启用了两个临时停车场,并由临港公交公司等协助安排了60余辆大巴提供短驳服务,以此确保前来祭扫的市民能够按序停车、及时入园。
市民张先生带着家人前来祭扫,由于担心交通拥堵,他提前一天就住在了附近。张先生表示:“因为爸爸过世不到3年,所以正清明都要来祭扫一下。我们把车停在了临时停车场,然后搭乘短驳车过来,整个过程还是比较顺畅的。”
为了方便市民祭扫,浦东专门制定了道路交通应急保障预案,提供“轨交 + 短驳”的便民措施。为7家殡葬服务单位提供了9条短驳线路,这些线路涵盖了海港陵园、汇龙园、乐乡公墓、永安公墓、天逸静园、华南公墓等。
各墓园还设立了便民服务点和绿色通道,为市民提供轮椅借用、冷热饮用水等贴心的便民措施。在海港陵园内,还专门设置了提供免费祭祀用品的服务台,为市民提供跪垫、描字笔等。
截至当天11点,海港陵园的祭扫人流已经达到2.3万人次,而且仍有不少市民陆续前来。为了确保园区内人流顺畅,海港陵园增派了人手维持秩序,同时大力宣传文明祭扫、无烟祭扫。园区内除了利用电子屏、横幅等形式进行宣传外,还安排了工作人员对携带易燃祭祀用品的行为进行劝阻。
市民胡女士告诉记者,这两年,陵园内焚烧锡箔纸钱的现象已经基本没有了。她感慨地说:“像今天春暖花开,陵园内环境也比较好,对前来祭扫的人来说心情也比较放松,安全方面也更加放心。”
在殡葬文明新风宣传方面,区清明工作指挥部办公室提前制作了4.5万份《便民指南》,下发至各居村和殡葬服务单位,广泛宣传移风易俗和文明殡葬。各园区则继续实行无烟祭扫,利用多种形式宣传殡葬政策法规和移风易俗理念。
4月4日正清明浦东各公墓迎来祭扫大客流,各公墓管理方和街镇提前部署,采取多种举措保障市民祭扫安全、平稳、有序。浦东统筹服务保障能力,倡导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各陵园提供交通、便民服务,加强现场秩序维护和文明祭扫宣传。同时,通过下发《便民指南》等方式,大力宣传殡葬文明新风,取得了良好成效,让市民祭扫既方便又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1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