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AI时代展开,探讨了AI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指出个人电脑在AI浪潮中看似“慢半拍”,但实则有着众多本地化AI应用,详细介绍了语音交互的AI游戏助手、轻量级创意助手、基于内容识别的AI应用、更智能的影音体验以及改变电脑基本操作方式等方面的应用,展现了个人电脑在AI时代的潜力。
在当今这个时代,“智能”一词可谓无处不在,仿佛一切都与“智能”紧密相连。要是想显得更专业些,那就得用“AI”(人工智能)这个术语了。不过说来也挺奇特,不少AI的发展趋势似乎是要淘汰人工。
咱们先不扯远了,言归正传。那么,这个世界真的全面迈入AI时代了吗?很多人可能觉得手机智能P图和使用《豆包》这类工具就等同于AI了。但要是仔细琢磨一下,事情可没那么简单。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行、点外卖、购物,这些背后都离不开大数据分析和用户画像,而这都属于AI的范畴。我们常用的人脸识别认证、人脸识别支付,也是AI技术的应用。智能驾驶依靠AI来实现环境和物体识别。电商客服前期的回答往往也是由AI完成。甚至当我们拨打银行或电商服务电话时,那个毫无感情、常常把我们气得火冒三丈的弱智语音,同样是AI。由此可见,AI真的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了。
然而,拥有强大算力的个人电脑,在这波AI浪潮中似乎“慢了半拍”。普通用户日常接触到的AI应用,好像和电脑本身的关联性并不大。虽说Stable Diffusion是平面设计师必不可少的神器,它需要强大的本地算力,也是高性能个人电脑的一个重要卖点,但从整体比例来看,其占比并不大。以至于现在有些电脑用户产生了“AI疲劳”,一看到“AI”这个词就直摇头,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但牛大叔想说的是,AI并非只是一时的“浪潮”,而是一种“不可改变的、注定的趋势和未来”。浪潮会退去,但AI应用注定会越来越多、越来越普及。实际上,依托个人电脑本地算力的AI应用数量也不少,并且呈现出不断增多的态势,只是还未到爆发期。接下来,牛大叔就给大家分享一些目前已经体验到、看到的,以及即将登场的部分本地化AI应用,每个门类举个例子,相信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语音交互的AI游戏助手,越玩越花
英特尔曾经展示过《黑神话:悟空》的智能AI助手,这是一个可以进行语音交互的“实时游戏攻略辅助”,它会显示在游戏画面的一角,能提示玩家当前该如何行动,该怎么打败BOSS。现在这个AI助手还进行了功能升级,它可以协同处理器的多类型核心(CPU、GPU、NPU),甚至能够提升游戏的帧速。
实际上,类似的游戏助手越来越多。比如有些FPS游戏助手会教玩家射击角度、投弹技巧等,其中一部分是运行在当下流行的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上的,完全不会影响游戏的流畅度体验。
▲新智慧心与英特尔联手开发的《无畏契约》 AI助手,前期说是用于职业战队训练,不久后将在官网提供下载
轻量级创意助手:不再侵权,表达创意也麻溜儿
在这个视觉化的时代,为文档、PPT、视频等配备示意图、效果图是很常见的工作。要是从网上随便找个图,稍不注意就会侵权。使用Stable Diffusion进行文生图,对于普通人来说要求似乎有点高。去专业的文生图网站吧,又得花钱。
其实,现在的笔记本电脑上直接就自带了本地化的文生图工具,效果也完全够用。哪怕是集显本,现在的GPU性能也足够强大,绘制示意图、效果图等分分钟就能搞定。另外,在创作一些创意图片时,比如甲方给设计师描述一个方案,说半天还不如用本地工具1分钟生成一张图来得直观,剩下的工作就可以交给设计师用Stable Diffusion进行精细化创作了。
▲《联想小天》智能助手,通过本地 AI 模型,利用 Ultra 225H 处理器和 Arc 130T 集显算力即可飞速完成文生图广告创意
▲若需准确定义创意场景,也可用“语言描述 + 草图”的方式,让基于本地 AI 模型的《亦心 AI 闪绘》利用本机算力精准生成场景
基于内容识别的AI应用:会议纪要三件套?不,还有更强的
当下各行各业的竞争都异常激烈,所以大家的工作也越来越细致。比如开会、谈话,都需要做会议或谈话纪要。最开始,大家是先录音,然后“听译”,再手动敲文字并进行整理。现在借助AI工具,可以把语音文件自动识别转换成文字,并识别不同发言人进行整理。虽然结果不是完全准确,但也八九不离十,稍微整理一下,一份完整的纪要就出来了。不过,这种纪要存在一个问题,就是“口头语言太多”,甚至“口水话”居多,不太能拿上台面。所以,还需要再用AI工具进行“润色”,这样一份条理清晰、语言规范的纪要就完成了。
这类类似的“会议三件套”AI应用目前已经被广泛使用,唯一的问题是,大多使用线上AI工具,不仅收费,还存在泄密问题(从理论上来说,企业数据都涉及保密问题)。而牛大叔最近在英特尔的会议上看到了本地部署的会议助手应用,它不仅具备上述“三件套”功能,甚至还能识别视频里的对话并进行识别输入和归纳。
▲基于本地算力的 AI 会议助手可以具备这样的水平:能识别视频里的对话并加以输入和整理
其实,牛大叔还看到了更进阶的版本,它可以识别视频内容,而且也是通过本地算力实现的。这个的想象空间就更大了!或许过一段时间,我们就能在酷睿Ultra笔记本上使用这些超实用的AI功能啦。
▲面壁智能的“小钢炮” AI ,基于本地模型,已做到了可识别和理解视频内容:视频中杯子经一番移动操作后,问它小球在哪个杯子里,它能准确识别回答——这种 AI 能力的应用想象空间就很大了
更智能的影音体验
在线观看电影、电视剧、体育赛事、动漫、游戏直播等,是电脑用户的高频应用。在国内,主要的平台有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B站等,它们也都在积极拥抱AI。
其中,爱奇艺很早就与英特尔展开了合作,包括利用AI技术给视频提供MEMC运动补偿(插帧,提升帧率)、摄像头手势识别(新的酷睿Ultra电脑手势识别基于NPU运算,非常节能)等。而近期牛大叔又了解到新的合作项目:英特尔将与爱奇艺推出基于大模型的影音智能助手(插件),这个助手能够与用户进行“聊天交互”,比如帮助用户寻找某类型的视频并进行介绍,还能按照指令播放视频(无需人工查找、点击播放),甚至可以实时与观众聊天,提供情绪价值。按照英特尔的说法,该智能助手近期就会上线。
▲爱奇艺与英特尔合作的“隔空手势”,可以远程直接用手势操作(摄像头动作识别)视频播放 / 暂停 / 快进 / 快退
▲爱奇艺即将上线的功能:与观众交互,介绍影片,辅助播放,并能与观众互动聊天
甚至于,改变电脑的基本操作方式
就牛大叔个人而言,他认为“电脑AI水平达标基础”是“大部分基础操作不再依赖键盘和鼠标,通过语音控制就能完成”。比如可以说“关闭当前应用”“打开计算器”“打开腾讯视频看《不良人》第七季”“屏幕亮点,音量提升”“把微信设置免打扰”“电脑转到高性能模式,运行《守望先锋》”“关机啦,晚安”。
牛大叔内心深处一直觉得,个人电脑发展了几十年都没能实现这个功能,实在是“不可思议”。不过好消息是,他听闻现在有厂商打算这么做了,这才是真正的AI PC啊!
总之,个人电脑拥有强大的运算能力,在这个AI时代,其未来发展值得期待!今天就聊到这儿啦。
本文先阐述了AI在当下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指出个人电脑在AI浪潮中起初看似滞后,但实则有众多本地化AI应用。详细介绍了语音交互的游戏助手、轻量级创意助手、基于内容识别的应用、智能影音体验及改变电脑操作方式等方面的应用,展现了个人电脑在AI时代的潜力,强调其未来发展前景乐观。
原创文章,作者:Megan,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1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