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美国政府宣布的对等关税计划,深入剖析该计划背后的目的、对美国自身及全球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强调在全球化时代合作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正确道路。
“这不是解放日,而是衰退日。”美国政府宣布对等关税计划后,众议院民主党领袖杰弗里斯发出这样的警示,他认为这一计划将会引发经济衰退。
当地时间4月2日,美国宣布了一项新的贸易举措,即对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且还会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的关税。美国这种变本加厉挥舞关税大棒的行为,无疑给世界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所谓“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在这样的举措下也变得遥不可及。
一直以来,美国在错误观念的影响下,坚信“关税是字典里最美的词汇”,然而实际上,美国是给自己服下了“关税毒药”。加征关税并非如他们所想那般美好,反而是一副损人不利己的沉重枷锁。
美国新一届政府四处加征关税,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在国内减税的背景下,试图通过加征关税来增加财政收入;其二,是想倒逼外国企业到美国建厂,以此增加就业机会,实现制造业回流的大梦。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
虽然加征关税能让美国的财政收入在短期内有所增加,然而由此带来的通胀压力加剧,却让美国经济和美国人民难以承受。商务部研究院学位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白明表示,与加征关税对经济造成的损害相比,增加的那点财政收入根本得不偿失。加征关税引发的输入型通胀很难治理,美国此前压制通胀的努力很可能会付之东流。而且,美国下游进口商和消费者将承担增加关税的绝大多数成本。据穆迪公司此前推算,美国消费者承担了对华加征关税92%的成本,每个美国家庭每年要多支出1300美元。
美国此次祭出所谓的对等关税,本意是希望通过关税保护本国产业,增加国内就业。但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关税实际上是就业岗位的隐形杀手。加征关税必然会导致美国企业成本上升,一些公司可能会通过裁员等方式来维持生存。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曾经发表的一份工作论文指出,2018年至2019年的贸易战,并未对美国所谓受到保护的新兴行业就业产生正面影响,其他国家的反制措施还使得美国农业等行业的就业岗位减少。
此外,考虑到美国人工成本高企、供应链配套不完善等因素,美国倒逼外国企业在美建厂的愿望也很难实现。白明认为,在美建厂面临许多沉没成本,投资限制众多,有些是准入阶段的限制,有些是经营阶段的限制,企业还存在被“关门打狗”的风险,所以企业不得不考虑美国的营商环境是否适合。
加征关税还会带来贸易伙伴的报复性措施这一恶果。一旦贸易战升级,全球供应链将面临断裂风险。白明指出,加征关税会破坏全球自由贸易秩序,增加贸易成本,不利于世界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而美国自身也会在这场贸易战中受损。贸易战没有赢家,欧盟官员近期警示,美国加征关税可能会导致全球GDP下降7%,这相当于法国和德国的GDP总和。
加征关税或许能在短期内满足美国政府的一些诉求,但从长远来看,其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收益。无论从经济账、民生账还是政治账来算,关税政策都难以带来真正的繁荣,反而会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绊脚石。据美国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对等关税实施后,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个人消费支出价格指数将扩大至2.1%,实际GDP增长率将下降1%。
搞保护主义就如同把自己关进黑屋子,看似躲过了风吹雨打,但也隔绝了阳光和空气。所谓“关税美在哪”,大概只存在于美国政府的幻觉中。当前,全球经济复苏的曙光,正被美国不断升高的关税壁垒阴影所遮蔽。
在全球化时代,各国经济早已相互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让世界经济的大海再退回到一个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面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唯有各国同舟共济、合力应对,才能共渡难关、开创未来。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正是各国的通力合作,才让世界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合作才是最美的词汇,这一点过去已经得到验证,未来也将继续得到证明。
本文深入分析了美国对等关税计划的目的和后果,指出该计划损人不利己,不仅会让美国自身经济面临衰退风险,还会破坏全球自由贸易秩序和经济稳定。强调在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应摒弃保护主义,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经济的共同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