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联合易善数据发布的《中国慈善捐赠2024》报告,包括2023年度中国慈善捐赠的总体情况、款项流入领域,还阐述了该报告的特点、各方对慈善数据建设的看法以及报告发布的意义。
4月3日有消息传来,近日,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携手易善数据,正式发布了《中国慈善捐赠2024》报告。这份报告犹如一颗投入慈善行业的石子,激起了广泛的关注与讨论。
报告中呈现出了2023年度中国慈善捐赠的清晰图景。在这一年里,中国社会组织和红十字会合计接收捐赠款物高达1510亿元。其中,企业展现出了强大的社会责任感,捐赠金额达到1156亿元,占比76.58%;自然人捐赠也不容小觑,贡献了339亿元,占比22.42%;此外,还有其他捐赠15亿元。
从慈善款项流入的领域来看,呈现出了明显的分布特征。医疗卫生领域一马当先,投入慈善金额达到555亿元,占比总慈善捐赠额(1510亿元)的36.73%,这充分体现了社会对医疗卫生事业的高度重视。教育领域紧随其后,投入375亿元,占比24.86%,显示出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关键地位。社会服务领域投入248亿元,占比16.45%,排在第三位。科学研究投入146亿元,占比9.65%,位居第四位。应急救援领域投入61亿元,占比4.06%,位于第五位。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慈善捐赠2024》报告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优势。它是国内首份基于高颗粒度数据库全面、系统分析中国慈善捐赠情况的研究报告。采用自下而上的数据整合路径,基于公益慈善组织及企业组织层面、乃至项目层面的捐赠数据、大额收支数据进行统计、推算和分析,使得数据颗粒度和分辨率显著提升,为慈善行业提供了更丰富和精准的结论,就像为行业装上了一双更敏锐的“眼睛”。
中国慈善联合会张春生会长在会议致辞中着重强调,新修改的《慈善法》对加强慈善信息发布、数据统计等方面作出了规制要求。加强慈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成为一项紧迫任务。他呼吁各方力量联合起来,加强工作协同,强化信息共享,切实增强做好慈善数据基础设施建设的强大合力。
清华大学公益慈善研究院副院长、报告主编蓝煜昕表示:“《中国慈善捐赠2024》报告的发布,其重要意义在于推动构建我国公益慈善行业数据基础设施。这份报告不仅为政府、学者和社会公众提供了了解慈善捐赠生态的重要参考,更期待能为捐赠人和非营利组织的资助或募捐、筹款活动提供决策支持,就像是为慈善行业的发展点亮了一盏明灯。”
易善数据负责人、报告联合主编陶泽指出:“用户导向是《中国慈善捐赠2024》报告的核心理念之一。我们希望通过这份报告,为捐赠人和非营利组织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数据支持,从而推动整个公益慈善行业朝着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本文围绕《中国慈善捐赠2024》报告展开,介绍了2023年度中国慈善捐赠的具体数据和款项流向领域,阐述了报告的特点及优势,还提及了各方对慈善数据建设的重视和报告发布的意义,凸显了该报告对公益慈善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Nerita,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