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聚焦鲁北小城乐陵,介绍了其以光影为媒,实现从文化洼地到影视高地的逆袭。阐述了乐陵开创“影视+文旅”融合新范式,在政策支持、区位优势、交通升级等因素推动下,实现旅游人数和收入增长,还探索出文化IP与产业生态的耦合路径,为山东文旅深度融合提供范例。
当《唐探1900》中那充满异域风情与东方韵味交织的洛杉矶唐人街,在乐陵影视城按照1:1的比例复刻开放,仿佛将观众瞬间带入了那个神秘又迷人的电影世界。而《国色芳华》里热闹繁华的西市街巷,单周就涌入了6.17万游客,他们穿梭其中,感受着历史与现代交融的独特魅力。这座位于鲁北的小城,正以光影作为媒介,精彩演绎着一场从文化洼地到影视高地的逆袭传奇。
2025年,“跟着电影去旅游”全国启动仪式在乐陵盛大启幕。这一标志性的事件,不仅让乐陵成为了国家级文旅IP的重要承载地,更清晰地反映出山东在深化文旅融合、培育新质生产力方面的深远战略布局。
在文旅产业竞争日益同质化的当下,乐陵展现出了独特的战略眼光,以“错位发展、差异竞争”为指导思想,成功开创了“影视 + 文旅”融合的全新范式。2022年启动的影视城项目,规划建设了盛世唐城、1900旧金山唐人街等七大主题场景。这些极具特色的场景就像巨大的磁石,吸引了《国色芳华》《唐探1900》等30部影视作品签约落地。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4年乐陵的旅游人数达到了150万人次,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42.32%。到了2025年春节档,更是创下了旅游收入超9000万元的亮眼成绩,充分释放了影视文旅的乘数效应。
政策的赋能为乐陵的影视文旅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动广电视听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乐陵影视城纳入省级重点扶持项目。德州市也建立了影视文化产业联席会议机制,并组建了3个专项服务团队。这些团队从剧组对接、群演招募到外籍人员管理,提供全流程的保障服务。《唐探1900》导演陈思诚感慨地说:“乐陵用北京1/3的成本解决了400人外籍团队住宿管理,其服务效能堪比一线影视基地。”
乐陵的崛起,与其“近京不离鲁”的独特区位优势密不可分。作为山东的“北大门”,距离北京仅3小时车程,这一优势让乐陵成为了影视产业梯度转移的优选之地。依托“五城六线”电影之旅,乐陵与青岛东方影都、临沂红色影视基地紧密联动,构建起了覆盖全省的影视文旅网络。2025年春节的数据显示,京津冀客群在乐陵的游客中占比达到了60%。
交通网络的升级更是加速了资源的汇聚。5条旅游专线的开通、23家新建酒店的落成以及7600个新增床位的配套建设,让乐陵成为了“快旅慢游”的重要枢纽。通过与其他影视基地联动打造的“五城六线”电影之旅,形成了一条覆盖胶东半岛与鲁西平原的文旅黄金走廊。预计2025年,这条走廊将带动全省影视旅游收入突破50亿元。
在“好客山东”品牌的有力赋能下,乐陵积极探索出了一条从影视IP到文旅场景,再到产业生态的转化路径。《唐探1900》主题园区在春节期间的接待量突破了10万人次,金丝小枣借助影视植入实现了电商销量增长37%。这些鲜活的案例充分印证了内容即流量、场景即消费的新经济逻辑。
乐陵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冀鲁边区革命纪念园通过沉浸式情景剧生动重现红色记忆,让人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千年枣林与《国色芳华》古风市集巧妙嫁接,营造出别具一格的古风氛围。尚派形意拳融入影视武打教学,让非遗在光影的照耀下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乐陵的实践其实是山东打造“自驾友好省份”的一个生动缩影。随着曲阜“中国自驾零公里处”的设立,全省正沿着黄河、大运河等文化廊道构建“快进慢游”体系。“齐鲁1号”旅游列车的开通,环游山东16地市的35个站点,将历史文脉、旅游景点、消费娱乐、度假休闲等元素紧密串联起来,把山东厚重的历史文脉转化成更年轻、时尚的国潮商品。
乐陵这座县域小城的光影实践,正在重塑着“好客山东”的内涵维度。它以“影视 +”的创新逻辑,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产业融合的成功范式。当春风轻柔地吹拂着千年枣林,一个以文化软实力驱动硬发展的新山东,正书写着文旅深度融合的时代答卷。
文章围绕乐陵的影视文旅发展展开,介绍其通过“影视 + 文旅”融合新范式,在政策支持、区位和交通优势下取得旅游成绩增长。同时,乐陵探索文化IP与产业生态耦合,其实践是山东文旅发展缩影,为黄河流域发展提供产业融合范式,展现了山东文旅深度融合的新面貌。
原创文章,作者:Ambitious,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