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于3月31日在中国电影博物馆开幕的相关情况,包括其目的、过往成果、2025年预计覆盖范围、新增高校、发布的《项目指南》以及活动亮点等内容。
光明日报北京4月1日消息,2025年“‘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于3月31日在中国电影博物馆盛大拉开帷幕。此活动是由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育工委联合举办的,其意义非凡。该行动计划的核心目标是推动北京市宣传思想文化资源与首都高校实现统筹合作。围绕理论研究、文艺创作、文物活化等多个重要领域,开展人才培养与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双向奔赴的首都实践。这一举措不仅能够促进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还能为高校学子提供更广阔的文化实践平台。
自2023年北京市创新推出“‘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以来,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截至目前,已累计举办各类活动2400余场,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覆盖了高校学生数十万人次。到了2025年,行动计划更是进一步拓展,预计将覆盖40万名首都高校学子。并且,在去年26所参与高校的基础上,新增了北京邮电大学等7所高校,参与的高校范围进一步扩大,为更多学子提供了参与文化活动的机会。
在此次活动中,2025年“‘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项目指南》正式发布。根据《项目指南》,北京市将全面推进7个大类的活动,具体包括信仰行、红色行、古都行、文艺行、志愿行、园区行、书香行。这7个大类下涵盖了26个项目以及61项具体实践活动,内容丰富多样,涉及到文化的各个方面。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行动计划还有诸多亮点。增设了“基层思政创新实践”“长城志愿者”等创新活动,这些活动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文化传承。紧扣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重要节点,策划举办主题歌会等重点活动,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教育价值。打造“生动实践面对面”项目,将北大二院旧址、亮马河滨水空间、国家速滑馆、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等特色点位纳入活动路线,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扩充“文艺行”结对院团,新增评剧院、杂技团、木偶剧院等院团,使结对院团由去年的9个文艺院团增加至13个,为学生提供了更多接触和学习不同艺术形式的机会。
自2023年以来,“‘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收获满满。目前已经结集汇编学生理论成果、红色文化研究文章和著作数百篇,创意短视频、中轴线相关文创设计千余件。像《天之骄子》等一批结对创排的学生文艺作品更是在曹禺剧场、北京艺术中心相继上演,展现了学生们的才华和文化活动的成效。
2025年“‘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的开幕情况,回顾了该计划自2023年实施以来的成果,介绍了2025年的覆盖范围、活动项目及亮点。该计划在促进文化资源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推动全国文化中心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未来也将为首都高校学子带来更多参与文化实践和创作的机会。
原创文章,作者:Gaie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yanghehb.com/10016.html